机制

西部农村群体信息能力培育及区域信息共享机制研究

《西部农村群体信息能力培育及区域信息共享机制研究》,作者:赵静,王玉平编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281333。本书以农村群体主观能动性发挥为目标,抓住信息能力增长这个突破点,寻求实现社会主体需求与信息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是从根本上启动信息共享原动力,选择的是一种实现信息共享持续发展的根本解决方案。

政务微博中热点事件信息透明化影响机制

《政务微博中热点事件信息透明化影响机制》,作者:刘雪艳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491770。针对中国政务微博逐渐成为政府与公众沟通平台的实际情况,本书着重研究政务微博实际应用效果的影响机制,探索完善政务微博中热点事件信息透明化的运营政策。本书通过对2010~2012年微博网络平台上共计519个热点事件进行特征分析,构建网络热点事件的分类体系,给出政务微博网络中热点事件信

视觉脑机制与类脑智能算法

《视觉脑机制与类脑智能算法》,作者:师丽,王松伟,王治忠 编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83175。经过亿万年进化,生物具有超强视感知能力,尤其是鸟类具有卓越的高空高速下的视感知能力。因此,研究鸟类和哺乳类动物视感知通路的神经信息处理机制,构建信息处理的编解码模型,并以此建立类脑算法,已经被证明是为视觉脑机制研究提供理论指引、提高机器视觉系统性能的有效途径。在此思路指引下,本

半导体异相光催化 : 热动力学机制研究和实验论证

《半导体异相光催化 : 热动力学机制研究和实验论证》,作者:刘保顺,赵修建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389008。本书系统论述了半导体异相光催化的热动力学机制并讨论了相关实验,内容涉及光催化的研究进展、热力学和功效应、数学物理分析和实验论证;从宏观热力学角度出发,论述了光催化中光生载流子功效应及与光催化效应的关联,并通过掺杂、调节光强和双光束诱导等实验进行了论证;综合分析了光

公关与沟通 : 非职业化、泛公共关系的机制与艺术

《公关与沟通 : 非职业化、泛公共关系的机制与艺术》,作者:单凤儒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273789。本书包括三大模块:上篇是公关基础模块,主要研究非职化公关的概念、机制与艺术体系;中篇是组织公关模块,主要研究公关与沟通的三大实务,即活动策划、信息传播、关系协调;下篇是人际沟通模块,主要研究沟通的三大技能,即语言与表达、交际与融通、说服与交涉。

集群创新的多层次网络机制研究 : 基于关系强度与网络密度的分析

《集群创新的多层次网络机制研究 : 基于关系强度与网络密度的分析》,作者:吴结兵,潘松挺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409805。本书融合社会网络理论、产业集聚理论与创新系统理论,综合运用案例研究、社会网络分析方法(SNA)和统计计量方法,基于集群创新的多重多层网络体系,考察集群网络化创新在不同层面的方式、过程、内在机制及其协同演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建构集群创新的网络治理对策。

长三角雾霾突发事件风险评估、应急决策及联动防治机制研究

《长三角雾霾突发事件风险评估、应急决策及联动防治机制研究》,作者:叶春明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580030。雾霾问题对社会经济发展及百姓生活造成的不利影响,使其成为人们日益密切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长三角雾霾突发事件风险评估、应急决策及联动防治机制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研究区域,着重从雾霾风险因素、时间空间分布特征、风险预测与仿真、风险评估、雾霾联防联控及应急对策等方面展开

抗氧化剂与抗氧化机制

《抗氧化剂与抗氧化机制》,作者:翁新楚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446121。本书是基于食品抗氧化和食用抗氧化剂来完成的。但是为了从理论上研究和讨论更方便,完整性更强,全书中出现了不少非食用化合物,甚至是高毒性的化合物。

黑色岩系有机质与钒地球化学特征及伴生机制

《黑色岩系有机质与钒地球化学特征及伴生机制》,作者:刘成林等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87821。本书系统总结了国内外黑色岩系与钒矿分布及地质特征,以柴达木盆地北缘中元古界万洞沟群及上奥陶统滩间山群、湘西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黑色岩系有机与无机地球化学特征、有机质与钒矿物质来源及沉积环境、钒对有机质生烃的影响机理、黑色岩系有机质与钒伴生机制、钒成矿模式,反

泄露攻击下可证明安全的公钥密码机制

《泄露攻击下可证明安全的公钥密码机制》,作者:周彦伟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701190。本书主要介绍在信息泄露环境下安全公钥加密机制的构造,共8章。第1章介绍抗泄露密码学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第2章介绍相关的数学基础及安全性假设;第3章介绍相关密码学工具的形式化定义及安全模型;第4章介绍抗泄露公钥加密机制的构造方法;第5章介绍抗泄露基于身份加密机制的构造方法;第6章介绍抗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