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生态修复的水土效应

《黄土高原生态修复的水土效应》,作者:卫伟等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66260。本书基于野外长期定位监测、 水文模拟、遥感解译和 meta集成分析等多种方法, 系统阐述了以植被恢复和整地工程为核心的黄土高原生态修复措施对坡面和流域水土过程的综合影响;定量刻画了降雨、土壤生物结皮、植被类型及其配置、坡面整地工程及其与植被耦合的水土效应,同时基于国家和全球相关数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评价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评价》,作者:张科利,谢云,魏欣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459138。本书在阐述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特点和规律的同时,重点介绍土壤侵蚀评价方法及相关因子获取和计算模型。系统介绍了土壤侵蚀一般问题;黄土高原自然环境特征和河流泥沙问题;土壤侵蚀模型及数据采集和计算流程;降雨侵蚀力因子计算方法及其分布特征;土壤可蚀性因子值及其估算方法;地形因子计算公式、计算

黄土高原沟蚀演变过程与侵蚀产沙

《黄土高原沟蚀演变过程与侵蚀产沙》,作者:郑粉莉,肖培青等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264640。本书系统研究细沟间侵蚀和细沟侵蚀过程,定量表征坡面汇水汇沙与细沟侵蚀过程,全面分析坡面汇水汇沙与浅沟侵蚀过程及其影响因素,阐明坡面汇水汇沙与片蚀-细沟-切沟侵蚀方式演变过程,揭示梁坡与沟坡系统侵蚀产沙过程与动力学机理,模拟沟蚀形态演变过程。

黄土高原“7·26”特大暴雨洪水与水土保持效益综合考察报告

《黄土高原“7·26”特大暴雨洪水与水土保持效益综合考察报告》,作者:刘宝元等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39523。在天然极端暴雨条件下检验水土保持成效,可为未来的水土流失治理提供重要借鉴。本书针对2017年7月26日无定河流域的特大暴雨事件,深入调查了区域水土保持设施损毁情况,科学评估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成效,分析了研究区域水土流失规律及其对入黄泥沙的影响,提出了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的土壤环境效应研究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的土壤环境效应研究》,作者:安韶山等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36140。本书是关于黄土高原植被恢复与土壤相互作用研究的集成,是作者主持和参与的多项科研项目的凝练与总结。本书主要涉及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特征、土壤有机碳固定、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抗侵蚀能力、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及其对植被恢复的响应、植被与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植被恢复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等研究

黄土高原地区自然环境及其演变

《黄土高原地区自然环境及其演变》,作者:中国科学院黄土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7030023420。本书系国家“七五”期间重点科技项目——“黄土高原综合治理”中的一个专题的总结。全书共分五章,分别论述了黄土高原自然研究的基本特征;黄土高原自然环境与开发治理若干问题;黄土高原流域环境治理前景。本书可为制定治理黄土高原总体规划提供自然环境的基础资料。 本书可供自然地

黄土高原低效水土保持林改造

《黄土高原低效水土保持林改造》,作者:毕华兴,侯贵荣等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84561。本书通过对晋西黄土区四种林分的结构和水土保持功能进行特征分析及综合评价,确定人工刺槐林是黄土高原半干旱半湿润区急需开展林分结构优化的林分类型。在此基础上,本书对低效刺槐林的判别、分类分级、低效成因以及林分结构优化配置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林分结构和水土保持功能的耦合关系研究,判别并

晋西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管理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研究

《晋西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管理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研究》,作者:王福堂主编;山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等编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7030031776。本书共收入1988-1991年的研究论文27篇,主要内容有:降雨,黄土的抗蚀性与表土结皮的微形态特征,养分的运移等。

黄土高原土石混合介质土壤水分研究

《黄土高原土石混合介质土壤水分研究》,作者:邵明安[等]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262035。本书内容包括:钙结石的成因及空间分布规律、钙结石与细土的物理特性及含水量关系、含碎石土壤的水力特性及参数测定、含碎石土壤水分运动模型等。

黄土高原土壤水分研究

《黄土高原土壤水分研究》,作者:杨文治,邵明安编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7030085876。本书从讨论黄土高原自然概况和土壤物理特征入手,阐述了土壤水分的物理学和动力学基础、土壤水分形态与能量的关系,土壤水循环与平衡、土壤水分的生态分区与微区域特征、土壤水分的蒸发性能和移动规律、土壤——植物系统中的水分关系与土壤水资源的利用与评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