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

集装箱港口网络形成演化与发展机制

《集装箱港口网络形成演化与发展机制》,作者:王成金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356024。本书从多种空间尺度,阐述了集装箱港口网络体系的发展过程,总结了一般性演化规律,剖析了航运网络的空间组织特征,揭示了枢纽港的发展机制,重点考察了新时期下新生因素对集装箱港口发展的作用机理。

中国规划类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开发与市场机制

《中国规划类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开发与市场机制》,作者:郭日生,彭斯震主编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359902。本书介绍了规划类清洁发展机制的概念、特点、项目开发一般性流程、最新的国际规则和国内相关政策;重点阐述了在户用沼气、节能灯具推广、大型沼气开发、太阳能利用等领域如何开发PCDM项目,并辅以相识的案例分析。从市场角度探讨了如何利用市场机制促进PCDM项目开发及其未来发展的政

农村土地整治模式与机制研究

《农村土地整治模式与机制研究》,作者:陈秧分,刘彦随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517364。我国农户生计多样化与乡村空间异质化日渐显著。深入研究城乡转型背景下的农村土地整治问题,对于厘清当前农村土地整治争辩焦点,助推乡村地域重构与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书梳理了农村土地整治代表性学术观点,归纳总结了国内外城乡转型进程中农村土地整治的经验模式,理论解析了农村土地整治的合理

乡村振兴投融资机制及跟踪审计研究

《乡村振兴投融资机制及跟踪审计研究》,作者:王俊韡等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65768。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可靠途径。本书分为两篇:第一篇针对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调查S镇的乡村振兴实践,从财政引导、金融支持及社会资金参与等方面,构建多方资金协调运行的乡村振兴投融资机制;第二篇针对乡村振兴项目,实地调查

视觉脑机制与类脑智能算法

《视觉脑机制与类脑智能算法》,作者:师丽,王松伟,王治忠 编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83175。经过亿万年进化,生物具有超强视感知能力,尤其是鸟类具有卓越的高空高速下的视感知能力。因此,研究鸟类和哺乳类动物视感知通路的神经信息处理机制,构建信息处理的编解码模型,并以此建立类脑算法,已经被证明是为视觉脑机制研究提供理论指引、提高机器视觉系统性能的有效途径。在此思路指引下,本

燃烧现象——火焰形成、传播和熄灭机制

《燃烧现象——火焰形成、传播和熄灭机制》,作者:(波)乔伊·贾罗辛斯基,(法)伯纳德·维西尔;译:席文雄等 主编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85223。本书综合运用视觉展示、数学阐释和理论分析方法,全面讨论了燃烧不同阶段包括火焰形成、传播和熄灭的基本过程及其作用机制。通过使用大量的实验照片和精美的插图,对燃烧中的重要物理问题如燃烧化学、可燃性极限、火花点火、对冲双火焰结构、涡核

广州市人口老龄化空间结构演变及机制研究

《广州市人口老龄化空间结构演变及机制研究》,作者:童新梅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702272。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我国面临的重要议题,从地理学角度研究城市人口老龄化的空间结构变化及其背后的动力机制问题,对优化城市老年人口的居住和社会空间布局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本书利用广州市第五、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首先分析广州市老龄化空间分布特征,其次采用因子生态分析方法划分老年人口社会

PPP类项目的政府债务质量及补偿机制

《PPP类项目的政府债务质量及补偿机制》,作者:高华,朱俊文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704023。本书系统地阐述了BT债务风险的度量及防范、PPP政府债务风险质量评价,以及PPP项目政府补偿机制三大问题。首先,深入探讨了BT债务风险产生的根源及影响因素,确定了BT债务风险评价指标,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进行了风险的度量;其次,在PPP项目中地方政府信用风险评价基础上,运用系统

深圳农民工聚居区空间演变及形成机制研究

《深圳农民工聚居区空间演变及形成机制研究》,作者:杨高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702289。相对于西方研究的跨国移民而言,中国规模最大也最受关注的移民群体为跨地域的农民工,其规模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几百万增长到2020年的2.8亿。农民工最主要的居住空间为农民工聚居区,已成为中国学术界、社会和政府关注的焦点之一。本书选择农民工流入最早、最多的深圳作为研究地,全面阐述不

泄露攻击下可证明安全的公钥密码机制

《泄露攻击下可证明安全的公钥密码机制》,作者:周彦伟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701190。本书主要介绍在信息泄露环境下安全公钥加密机制的构造,共8章。第1章介绍抗泄露密码学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第2章介绍相关的数学基础及安全性假设;第3章介绍相关密码学工具的形式化定义及安全模型;第4章介绍抗泄露公钥加密机制的构造方法;第5章介绍抗泄露基于身份加密机制的构造方法;第6章介绍抗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