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制度——理念、结构与机制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制度——理念、结构与机制》,作者:李冲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84035。制度是激励和约束评价行为的社会建制。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问题源于环境、制度、心理和行为等多种因素,根本性原因是评价制度的有效供给不足。本书整合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制度理论的多维视角,使用结构功能主义方法论阐析制度与评价的关系,梳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制度困境,探析人文社会

协作社群形成与演化机制 : 理论与算法

《协作社群形成与演化机制 : 理论与算法》,作者:许骏,柳泉波,史美林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7030152379。本书尝试从可计算角度研究协作问题,将统计学习理论、支持向量机与核函数方法引入协作机制研究,从理论与算法两方面研究以相似关系为基础的协作社群形成与演化机制。

武汉城市热岛效应时空演变的影响机制研究

《武汉城市热岛效应时空演变的影响机制研究》,作者:谢启姣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76139。本书以武汉市为例,在收集相关自然、社会、经济、历史等资料的基础上,从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空间城市化和生活方式城市化多个角度系统分析武汉市近30年来城市化进程对气温的影响;运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模拟武汉城市热岛效应的时空演变特征,探讨城镇化及城市扩张对热场时空演变的驱动机

断裂控藏机制及其研究方法

《断裂控藏机制及其研究方法》,作者:吕延防,付广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75002。本书是作者长期科研实践的总结。全书共九章,其内容主要包括:断裂系统划分及油源断层和输导断层的厘定,断裂控制烃源岩形成发育作用机制及其研究方法,断裂控制储层形成与分布机制及其研究方法,断裂破坏盖层封闭机制及其研究方法,断层伴生圈闭形成机制及其研究方法,断裂控制油气运移机制及其研究方法,断砂

食源肽改善皮肤光老化的途径与机制

《食源肽改善皮肤光老化的途径与机制》,作者:徐德峰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81348。在评价食源肽干预皮肤光老化生物效应的基础上,本书进一步探讨食源肽对光老化动物消化和血液系统的影响,初步在组织、细胞、分子和整体层面解析食源肽拮抗皮肤光老化的多维机制。内容包括:紫外线(UV)暴露对皮肤屏障的影响及食源肽保护作用、光老化皮肤胞外基质变化及食源肽修复效应、光老化皮肤氧

机会移动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机制研究

《机会移动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机制研究》,作者:周欢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83823。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机会移动网络的数据传输机制,首先对邻居发现过程中的能量节省问题进行了研究,然后考虑占空比模式下的数据转发和自私环境下的数据分发问题,最后从多跳角度研究了机会移动网络中的数据转发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数据转发机制和数据分发激励机制。内容覆盖了计算机网络、网络优化和社会网络分析

贵州黔北页岩气赋存机制

《贵州黔北页岩气赋存机制》,作者:李希建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46804。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在黔北页岩气赋存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全书共分为六章,主要内容包括贵州黔北页岩气储集特征及保存条件、贵州黔北页岩气吸附特性、基于分子模拟的页岩气吸附与解吸数值模拟、基于水力压裂的页岩结构演变机理、页岩气水力压裂开采的水锁效应、贵州黔北页岩气组分及有利区评价。

企业互动创新与创新能力提升机制研究

《企业互动创新与创新能力提升机制研究》,作者:盛伟忠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46309。创新能力提升是企业未来发展的保障,创新型国家建设严重依赖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因此,寻求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机制具有强烈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书基于互动创新的理论视角,从企业与外部不同知识机构间的互动学习与创新能力提升的角度出发,在深入探讨互动创新理论、组织学习与知识创造、吸收能力和创新能

地黄连作障碍的形成机制

《地黄连作障碍的形成机制》,作者:张重义等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83892。本书是作者针对中药材生产中地黄连作障碍现象十余年研究成果的总结。作者从不同角度系统解读了药用植物地黄连作障碍形成的机制,在地黄道地性形成机理、化感自毒物质累积释放与根际灾变机制,以及克服和消减连作障碍的防控技术等方面开展研究,科学体系完整,系统性强。  本书可为中药资源领

机制毒理学

《机制毒理学》,作者:庄志雄,何云 主编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68066。本书为我国首部机制毒理学专著,内容涵盖了机制毒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模型,毒物对机体主要器官系统的毒作用及其细胞、亚细胞和分子机制。既保留了经典毒理学知识精华,又突出了近年来机制毒理学的新型理论体系,并对机制毒理学研究领域的很多具有争议性的热点进行了探讨。本书力求较全面地反映我国机制毒理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