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曦

中医学理论专论集成.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学理论专论集成. 中医基础理论》,作者:陈曦,张宇鹏 主编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707758。《中医学理论专论集成》,是“中医学理论体系框架结构研究丛书”四个系列之一。包含《中医基础理论》《临床诊治理论》《中药方剂理论》《针灸理论》和《养生理论》五个分卷。《中医学理论专论集成》,通过全面研读历代代表性医学论著,选取其中围绕某一概念或命题,较为精要地进行论证、阐述和辨析

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集成电路设计技术》,作者:高勇,乔世杰,陈曦编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317971。本书介绍了集成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在体系结构上分为三部分,讲解了集成电路设计概述和集成电路设计方法,SPICE模拟技术和SPICE器件模型,以及硬件描述语言、逻辑综合及版图技术。

国民经济动员管理决策与仿真演练方法、技术及其应用

《国民经济动员管理决策与仿真演练方法、技术及其应用》,作者:王红卫,王剑,陈曦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378026。本书建立了一套较完整的国民经济动员管理决策与仿真训练理论、方法与技术体系,包括国民经济动员任务分配理论与方法、交通运输动员快速性理论与方法、仿真演练理论与方法、分布式决策支持与仿真演练技术等。同时,针对潜力分析、预案制定及管理、动员演练等动员的主要工作,提出了

宋代长江中游的环境与社会研究 : 以水利、民间信仰、族群为中心

《宋代长江中游的环境与社会研究 : 以水利、民间信仰、族群为中心》,作者:陈曦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465559。本书利用丰富的文献资料和考古发现资料,着重从水利工程、信仰变迁、羁縻州治理等方面探讨宋代长江中游环境与社会变迁的历史,研究环境与人类活动和信仰变迁之间、国家治理与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

中国干旱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

《中国干旱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作者:陈曦主编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200372。本书分上下两篇15章,揭示了干旱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格局及其变化过程,分析了干旱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的驱动机制,进而揭示了我国干旱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规律及其主要驱动因子的耦合规律,为干旱生态恢复、环境调控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网络社会身份的本质

《网络社会身份的本质》,作者:陈曦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94546。身份构建的逻辑起点是自我何以成立。网络的发展不断更新着对于人类存在方式的定义,而网络社会身份成为数字化生活的基础,产生于网络环境中个体对于自身与他人关系的定位。作为对在复杂系统中所产生复杂现象进行系统性阐述的尝试,本书围绕概念、环境、现象及关系,试图呈现对于网络社会身份的基本理解

中医学理论专论集成.中药方剂理论

《中医学理论专论集成.中药方剂理论》,作者:沈涛,陈曦 主编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708052。《中医学理论专论集成》,是“中医学理论体系框架结构研究丛书”四个系列之一,包含《中医基础理论》《临床诊治理论》《中药方剂理论》《针灸理论》和《养生理论》五个分卷。《中医学理论专论集成》,通过全面研读历代代表性医学论著,选取其中围绕某一概念或命题,较为精要地进行论证、阐述和辨析,且

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系统综合监测与评估

《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系统综合监测与评估》,作者:陈曦等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477941。本书为中国科学院 2014 年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TS 计划)项目成果之一,项目以遥感及生态实验监测数据为基础,对我国重大江河生态工程进行成效评估,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未来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对策和建议。本书针对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及塔里木河干流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与

中亚干旱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

《中亚干旱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作者:陈曦,罗格平,吴世新,王伟胜,方晖,陈秋晓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455062。本书结合实地调查、考察土地资源数据和社会经济分析,重建了中亚五国近20年不同空间尺度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数字序列,揭示了中亚五国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格局及其过程,分析了主要驱动因子和控制因子的耦合规律,为中亚五国生态恢复、环境控制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中国干旱区自然地理

《中国干旱区自然地理》,作者:陈曦,胡汝骥,姜逢清,王亚俊,张建明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461353。本书分别论述了地质地貌、气候、水文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地下水、积雪冰川冻土和干旱区湖泊)、干旱土壤和生物的特征,分析这些要素在干旱区生态地理环境中的地位和相互作用,引导学生确立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概念。书中特点是以综合视角观察和认识自然,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