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

自然·文化·人地关系 : 人文地理笔谈

《自然·文化·人地关系 : 人文地理笔谈》,作者:谢觉民主编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7030069951。本书是由美籍华裔著名学者主编,收入其本人及国内学者,包括季羡林国学大师在内的有关文章。文集第一部分为综述,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人文地理的演变及其发展趋势;精辟地论述了“天人合一” 思想的渊源及其哲理思想。第二部分,以黄河、江淮平原等有关区域方面的几篇文章,论述了区域环境自然和人文演

拯救我的托福话题英语. 自然篇. nature

《拯救我的托福话题英语. 自然篇. nature》,作者:姜伟生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435279。本书涵盖了生物分类、光合作用、树木、雨林、动物王国、动物的温度调节、大象如何消暑、动物迁徙、生态系统等方面话题的内容。

自然工质二氧化碳制冷与热泵循环原理的研究与进展

《自然工质二氧化碳制冷与热泵循环原理的研究与进展》,作者:马一太等 编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516329。本书阐述自然工质二氧化碳CO2用于制冷与热泵循环的原理与实践。全书共10章:第1章是绪论,介绍自然工质CO2。制冷与热泵循环的重要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动态。第2-4章是CO2。制冷与热泵循环的热力学基本原理和换热特性,重点分析CO2跨临界循环机理和提高循环效率的方式

超材料与自然材料的融合(第一卷) 非金属基超常电磁介质

《超材料与自然材料的融合(第一卷) 非金属基超常电磁介质》,作者:周济等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515988。超材料指的是一大类具有自然材料所不具备的超常物理性质的人工材料。作者提出了超材料与自然材料融合的思想,旨在获得兼具超材料和自然材料优势的新型功能材料系统,同时也提供了一种构造具有超常功能材料的新方法。本书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关于一些新型材料的设计与构筑实践的成果。本卷内

自然与人文

《自然与人文》,作者:周昆叔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353092。本书由47篇文章集成,分文化理论、文化评论、第四纪地质、花粉分析、环境考古、心境集录六部分。

矿山废弃地近自然地形恢复设计原理与方法

《矿山废弃地近自然地形恢复设计原理与方法》,作者:杨翠霞[等]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450975。本书针对矿山废弃地的地形恢复问题,研究近自然地形恢复设计的相关基础理论,在运用流域地貌理论、景观生态理论和3S技术对矿区的自然地理环境调查基础上,以流域为研究单元,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以邻近未扰动的地形水文形态特征作为设计目标,构建矿山废弃地近自然地形恢复设计方法。

受损自然生境修复学

《受损自然生境修复学》,作者:(美)Steven G. Whisenant著;赵忠等编译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201874。本书包括自然生境的退化与修复、自然生境主要生态过程受损评价、自然生境的主要生态过程修复、自然景观修复规划等八章内容。

综合风险防范. 长江三角洲地区自然致灾因子与风险等级评估

《综合风险防范. 长江三角洲地区自然致灾因子与风险等级评估》,作者:徐伟[等]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405623。本书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台风、风暴潮、洪水、干旱、地震和滑坡泥石流进行了风险诊断,包括对6个灾种致灾因子和灾情的时空分异规律剖析,在此基础上,对这6个灾种进行了基于公里网、县域单元和乡镇单元的灾害风险(或风险等级)评估与制图。

自然科技资源共享政策法规研究

《自然科技资源共享政策法规研究》,作者:王东阳主编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7030162730。本书通过分析当前资源共享中存在的问题及国内外政策法规现状,提出我国自然科技资源共享政策法规建设的重点任务及具体立法建议。全书第一章为自然科技资源总论,其余各章分别由农作物种质资源、林木种质资源、动物种质资源、微生物菌种资源、人类遗传资源、生物标本资源、岩矿化石标本资源、实验材料资

黑龙江省及其西部毗邻地区的自然地带与土地类型

《黑龙江省及其西部毗邻地区的自然地带与土地类型》,作者:赵松乔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130312313。本书是根据作者参加黑龙江省荒地资源考察时所获实地调查资料,并参考了本区有关考察文献编写成的,它是我国第一部研究较大范围内土地类型方面的著作。全书共分六章。内容可概括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对本区的自然地带进行了划分,扼要地介绍了地形、气候、植被和土壤等有关的自然条件;第二部分,在讨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