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

外泌体:组织损伤修复与肿瘤诊疗

《外泌体:组织损伤修复与肿瘤诊疗》,作者:钱晖,许文荣主编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31145。《外泌体:组织损伤修复与肿瘤诊疗》主要介绍了外泌体的研究进展、基本生物学特征;外泌体的分离纯化及检测技术;干细胞及其外泌体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作用和机制;外泌体作为微环境重要组成在机体病理生理平衡中的调控机制;外泌体在肿瘤发生发展、分子诊断与精准医学中的作用;外泌体及其分子标志物检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新进展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新进展》,作者:高社干,冯笑山主编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347602。本书介绍了肿瘤分子靶向治疗发展简史、分类、分子生物学基础、策略及展望;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基因机制、信号转导机制、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机制、肿瘤抗原机制、抗血管生成机制、细胞因子机制、内分泌机制;乳腺癌、肺癌、肾癌、淋巴瘤、胃癌、大肠癌、前列腺癌、原发性肝癌、头颈部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

神经外科视频图解——肿瘤及颅底手术

《神经外科视频图解——肿瘤及颅底手术》,作者:(美)阿尔弗雷多 奎松-辛诺霍萨主编;张洪钿,陈立华,骆锦标译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04477。  《神经外科视频图解——肿瘤及颅底手术》是美国著名的梅奥诊所神经外科主任Alfredo最新力作,他曾因主编世界神经外科经典巨著Schmidek and Sweet Operative Neurosurgical Technique

肿瘤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进展

《肿瘤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进展》,作者:吴小亮,梁文华,张荣欣 主编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72797。本书共分为两篇19章。第一篇概述篇,主要包括肿瘤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简介及相关基础知识。第二篇临床篇,包括肺癌、乳腺癌、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原发性肝癌、胰腺癌、肾癌、尿路上皮癌、宫颈癌、卵巢癌、脑胶质瘤、头颈部鳞癌、甲状腺癌、恶性淋巴瘤、白血病、皮肤癌及黑色素瘤和非基于肿

人工智能在肿瘤计算上的应用

《人工智能在肿瘤计算上的应用》,作者:章乐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17996。本书以作者多年来从事的计算生物学项目为具体范例,具体介绍人工智能在计算生物学中的具体实践。本书的第一部分以基因、生存分析和生物热传导计算为例讨论人工智能在计算生物学的实践。本书的第二部分分别使用图形卡和Hadoop计算的范例来介绍如何使用单指令多数据和多指令多数据并行编程模型,改

肿瘤的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第2版)

《肿瘤的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第2版)》,作者:郑杰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96335。本书系统地介绍了肿瘤的基本概念和一般生物学特点,以及近年出现的一些新的概念和研究方向。其内容主要包括肿瘤的病因学、发病学、肿瘤防治及相关知识等方面。编写思路是先介绍正常细胞活动的机制,然后介绍肿瘤细胞的结构性改变及由此产生的功能改变。

肿瘤光动力治疗学

《肿瘤光动力治疗学》,作者:李黎波,许德余 主编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583581。本书从历史回顾入手,基础理论部分阐述了光及其本质,光动力治疗的光剂量学和光生物学问题及基本原则;光敏剂部分介绍了第一代至第三代光敏剂、非四吡咯结构光敏剂及光动力治疗新药发展策略;临床应用部分则先对我国的光动力治疗临床应用进行综述,而后依次介绍了呼吸系统肿瘤、消化系统肿瘤、皮肤肿瘤

郁仁存治疗肿瘤临证经验集萃

《郁仁存治疗肿瘤临证经验集萃》,作者:张青,富琦主编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03760。恶性肿瘤的治疗是当今医学研究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根据我国2018年全国最新癌症报告,全国恶性肿瘤新发病例数380.4万例,且发病率在30岁以后快速升高。郁仁存教授作为首都国医名师,是早期“西学中”的人员之一,长期致力于肿瘤临床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经验丰富,疗效突出。临床中提出了辨病

肿瘤液体活检

《肿瘤液体活检》,作者:(法)F.沙夫纳(Florence Schaffner),(法)J.L.墨林(Jean-Louis Merlin),(德)N.布诺夫(Nikolas von Bubnoff) 主编;刘毅 译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723772。液体活检是指采用体液标本而开展的分子诊断,其中尤以血液标本应用最为广泛,能够更好地反映肿瘤的时空异质性,指导患者的个体化治疗。

肿瘤精准分子影像

《肿瘤精准分子影像》,作者:孙夕林 主编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733054。本书着眼于应用分子成像技术,针对生物组织细胞或分子水平的生理和病理变化,通过直观的影像显示各种疾病过程中重要相关分子的异常,为肿瘤的精准诊疗及临床转化提供技术支撑。  本书指出分子影像技术作为连接肿瘤精准诊疗和临床应用转化的桥梁,着眼于生物组织细胞或分子水平的生理和病理变化,探查各种疾病,尤其是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