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的

聚合物的性质 : 性质的估算及其与化学结构的关系

《聚合物的性质 : 性质的估算及其与化学结构的关系》,作者:(荷兰)范克雷维伦(D.W.VanKrevelen)著;许元泽等译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130311575。本书将聚合物的性质与其化学结构相联系,着重介绍联系结构与性质的半经验和经验方法.使用化学基团贡献可加性原理,可以从化学结构经过简单的计算,得出聚合物部分性质的估算值,并与实验值对照.本书还综合介绍了表征聚合物的主要内在性质

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分析与设计

《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分析与设计》,作者:夏世群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726520。本书全面阐述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分析和设计。书中系统介绍了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筒体结构体系和巨型结构体系;从场地选择、建筑结构的规则性、结构体系的选择、提高结构抗震性能的措施等方面介绍了结构抗震的概念设计,建筑抗震性能化设计的目标、要求和设计方法,反应谱分析、弹

结构的弹塑性稳定理论

《结构的弹塑性稳定理论》,作者:戴宏亮 编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726117。本书论述有关弹塑性结构稳定性的理论及方法。全书共分为6章,第1~3章介绍了结构稳定理论的基本概念、失稳形式、稳定性问题常用的计算方法、结构稳定的提法与判据以及主要的结构非线性稳定理论,第4~6章介绍了具体的结构如压杆、板和壳的弹塑性稳定理论和研究方法。该理论可用于处理机械工程、土木工程、航空航天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与城市空间结构的耦合关系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与城市空间结构的耦合关系研究》,作者:施建刚,温世平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709028。本书在我国“多规合一”重大战略部署的背景下,探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与城市空间结构的耦合协调发展问题。以区位理论、地租理论和消费者行为理论等为基础,以8个中国大都市为研究样本,运用复杂网络方法,通过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引导作用,以及城市空间结构对城市轨道

中国产业结构的动态投入产出模型分析

《中国产业结构的动态投入产出模型分析》,作者:范德成,王晓辉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314390。本书分为6章,内容包括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分析、产业投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分析、变结构控制动态投入产出模型的构建、我国变结构控制动态投入产出模型的辨识与检验、我国产业结构的变结构控制动态投入产出模型分析与预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与对策。

纳米结构的薄膜和涂层. 力学性能. Mechanical properties

《纳米结构的薄膜和涂层. 力学性能. Mechanical properties》,作者:Sam Zhang[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334954。本书集中讨论了薄膜的基本特性,如硬度、韧性和附着力,在着重讨论制程和性能的同时,还提供了有关理论和尺寸效应的详细分析。

功能梯度材料结构的解析和半解析解(英文版)

《功能梯度材料结构的解析和半解析解(英文版)》,作者:仲政,聂国隽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89993。本书主要阐述了功能梯度材料与结构的基本理论及分析方法,包括:功能梯度材料的概念及其相关力学问题的研究进展;功能梯度材料弹性体的基本方程、各种不同的求解技术以及功能梯度材料梁、板、壳结构静、动力问题的解析解或半解析解等。本书可供致力于非均匀材料结构研究的学者和高等院校研究

建筑结构的振动

《建筑结构的振动》,作者:王光远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15031176。本书根据建筑结构振动的实测、试验和理论研究的结果,阐述了高柔结构、各种建筑物、连续梁和多层多跨刚架的平面振动(第二编)以及各种建筑物的空间整体振动(第三编)的计算方法.书中提出的方法简便实用,并且与实践相符合.此外在第一编中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弹性体系振动的一般规律及其计算理论;在第

热结构的声振特性

《热结构的声振特性》,作者:李跃明,耿谦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71646。装备结构服役时,受到温度、湿度、振动及噪声等多物理场的作用,其动态响应准确预测的难度显著增加。针对装备结构在复杂服役环境下的动态特性,本书通过理论建模、数值仿真和实验验证相结合,建立一套典型壁板结构在热环境下的声振特性分析方法,获得结构振动和声响应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从理论上解释演

俄汉语词汇语义与交际结构的对比研究

《俄汉语词汇语义与交际结构的对比研究》,作者:靳铭吉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67441。本书以词汇的语义研究为出发点,以词汇的交际功能为落脚点,对部分俄语和汉语副词、动词、名词、代词、语气词的词汇语义特征进行分析,进而证明这些词在句中倾向于充当主位(话题)、述位(述题)或主述位标记词,由此建立起词汇语义与语句交际结构之间的关系,即词汇语义会影响或制约语句的交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