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

空间系统基础

《空间系统基础》,作者:(美)文森特L.皮萨卡内(Vincent L.Pisacane),张育林,王兆魁,刘红卫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490544。本书全面介绍了空间系统的基础知识,包括空间工程管理、空间环境、轨道与姿态动力学、推进系统、电源系统、热控系统、航天器结构、空间通信、遥测遥控、星载计算机、软件系统、航天器集成测试、空间操作、纳星设计等,体系完整,理论与实践并重,

设备与系统健康智能预诊维护技术

《设备与系统健康智能预诊维护技术》,作者:余建波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94591。本书以具体应用案例为导向,全面地阐述了设备与系统健康智能预诊维护从信号处理、特征提取、故障诊断到健康状态评估、寿命预测和智能维护系统开发的全过程。本书是作者对其研究成果进行加工、整理而成的,详细说明了设备与系统健康智能维护技术。本书既有从理论上的详细阐述,也有具体的仿真案例与应用

中国鸟类系统检索

《中国鸟类系统检索》,作者:郑作新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13031。本书主要根据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历年来收藏的鸟类标本,并参考有关文献编写而成。按鸟类分类系统,从、目、科、属而至种及亚种,顺序列出各级检索表。国内迄今已知的1,140种,在检索表中已悉予罗列无遗,至于亚种亦大都具备,适合我国鸟类学工作者分类检索之用。 在检索表之前

完整约束下转子-轴承系统非线性振动

《完整约束下转子-轴承系统非线性振动》,作者:李明,李自刚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400567。本书论述了完整约束下多转子多支承系统中的若干非线性振动特性以及在多种激励作用下系统的动力学行为。介绍了非线性转子动力学研究中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滑动轴承的非线性油膜力模型和转子不对中故障的分类、振动机理与特征等问题。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 首次方案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 首次方案》,作者: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系统分类课题组,中国土壤系统分类课题研究协作组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703002074X。《中国土壤系统分类(首次方案)》是在总结我国和国际土壤分类经验基础上提出的,以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为基础的土壤分类。本书首先从我国土壤分类实际需要出发,研究、设立了一套具有我国特色的诊断层、诊断特性和诊断现象;其次在继承和发展我国已

土壤—植物系统中的重金属污染

《土壤—植物系统中的重金属污染》,作者:陈怀满等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7030054105。本书是作者长期从事土壤-植物系统中重金属污染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的总结,书中对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生物效应,土壤和植物元素背景值,砷、镉、铬、铜、汞、铅、锌等重要的污染元素的基本性质、反应行为,重金属的复合污染问题,重金属元素的根际化学,重金属土壤负载容量等,从基本原理到应用实践进

3E系统协调的驱动力:结构协同及能源政策引导

《3E系统协调的驱动力:结构协同及能源政策引导》,作者:汪小英等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509437。在应对全球资源耗竭与气候变化的挑战中,促进经济与能源、环境系统(简称3E系统)协调发展的驱动机制研究成为基本议题之一。本书发展双重结构拉动的能源经济学理论,作为探索能源与碳排放变化趋势和分析3E系统协调的必要基础,系统介绍了以结构协同为驱动力的3E系统协调模式的关联关系、动力

土壤-植物-大气系统热量、物质运移综合模型理论与实践

《土壤-植物-大气系统热量、物质运移综合模型理论与实践》,作者:(瑞典)皮尔瑞克·杰森(Per-Erik Jansson),(瑞典)路易丝·卡尔伯格(Louise Karlberg)著;张洪江,程金花,王伟等编译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257284。本书介绍了用于模拟不同森林植物群落下的土壤热量过程、土壤水分过程、植物水分过程、大气降水、太阳辐射以及它们对土壤水分的影响,地上

不确定性结构系统的重要性分析理论与求解方法

《不确定性结构系统的重要性分析理论与求解方法》,作者:吕震宙[等]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420176。本书详细介绍了不确定性结构系统的重要性分析的理论方法及工程应用。全书共9章,主要针对相关变量的重要性分析问题,从输出性能的方差和矩独立特征两个方面探讨了重要性分析的近似解析法和诸多高效的数字模拟法,给出了这些求解方法的基本原理、适用范围以及工程应用,并从完善重要性分析理论

风场-物源-盆地系统沉积动力学

《风场-物源-盆地系统沉积动力学》,作者:姜在兴等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506061。本书在现代与古代沉积研究的基础上,把风场引入沉积作用中并强调其与物源和盆地动力的共同作用控制了沉积体系的形成与分布,进而提出了风场物源盆地系统沉积动力学的概念及其研究方法。从而由传统沉积相、沉积模式的一维属性、源汇体系的二维属性,提升到了风场物源盆地系统的三维属性,使得对沉积体系(包括陆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