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

计算机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第二版) | 新1版

《计算机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第二版) | 新1版》,作者:庄天戈编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7030080416。本书为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组编的上海市普通高校“九五”重点教材。是1991年3月出版的同名教材的新版。原书曾获第三届全国工科电子类优秀教材一等奖。新版删去了原书中的较为陈旧的内容,保留并改写了生物医学数据压缩、生物医学信号的计算机处理和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术等特色章节,增加

物理学. 第二卷. 第一册

《物理学. 第二卷. 第一册》,作者:D.哈里德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13031642。本书为美国近年来较为流行的高等院校理工科用物理学.1965年原高等教育出版社曾按原书修订第二版翻译出版中译本,这次按1966年修订版校订出版.第一册内容为电磁学. 本书可供高等院校理工科师生以及科技人员参考.

高黎贡山地区脊椎动物考察报告. 第二册. 鸟类

《高黎贡山地区脊椎动物考察报告. 第二册. 鸟类》,作者: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鸟类组编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130311153。本书主要根据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历年来在高黎贡山地区收集的鸟类标本,并参考有关文献编写而成。按鸟类分类系统,对所获各种鸟类的形态、分类、习性及分布等做了描记,供我国鸟类学工作者参考。 书前附有鸟体外形特征示意图;在书后附有文献及中、拉丁名索引。

大学物理思考题与习题解答(第二版)

《大学物理思考题与习题解答(第二版)》,作者:熊天信等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504319。本书是由熊天信、蒋德琼、冯一兵、李敏惠等编写的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物理》(第二版)教材的配套书,该书对教材中所有思考题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其中部分题还给出了多种解法,以拓展学习者的解题思路,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激光多普勒测速技术的原理和实践 : 第二版

《激光多普勒测速技术的原理和实践 : 第二版》,作者:(德)杜斯特(Durst, F.)等著;沈 熊等译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7030024672。本书总结了国际上激光多普勒测速技术的研究成果。主要内容有:1、基本光学原理,光散射现象,激光多普勒原理和光学;2、多普勒信号的处理;3、散射粒子的特性,产生和测量;4、激光测速仪的应用和评价。

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 哲学卷. 第二分册

《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 哲学卷. 第二分册》,作者:钱伟长总主编;汝信本卷主编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424440。本书包含20世纪的中国哲学学科发展史、20世纪中国知名哲学家、20世纪中国哲学大事记三部分内容。以纪传文体记述中国20世纪取得突出成就的57位哲学家,展示他们的求学经历、学术成就、治学方略和价值观念,彰显他们为促进中国和世界科技发展、经济和社会进

五官科护理(第二版)(中职数字版)

《五官科护理(第二版)(中职数字版)》,作者:郭金兰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508935。《五官科护理》主要介绍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疾病的概要、护理评估、护理问题、护理措施和相关疾病的健康指导。在五官科疾病护理内容中,突出常见病和多发病,注意疾病与护理紧密结合以及医学模式与护理模式的转变。本教材内容精炼,重点突出、编排新颖、图文并茂,更符合中职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

世界主要树种木材科学特性(第二版)(内文用第一版7-03-009384为扫描件)

《世界主要树种木材科学特性(第二版)(内文用第一版7-03-009384为扫描件)》,作者:江泽慧等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497871。本书是关于树木种类形成木材后的各种木材性质的专著,是对世界主要树种木材性质和用途多年研究的总结。全书按主要树种木材的地域分布分章叙述,按章节先后划分为中国、东南亚、南太平洋、中南美、非洲、欧洲、北美等部分,每个部分描述的树种都是该地区或全世

现代物理学参考资料. 第二集

《现代物理学参考资料. 第二集》,作者:《现代物理学参考资料》编辑组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13031657。本译文集主要翻译国外书刊上发表的有关物理学和天体物理学方面综述性和中级科普性的文章,供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高等院校师生和中等文化水平的读者了解这些方面的发展动态时参考.本集选择了十五篇文章,介绍了现代物理学和天体物理学的若干方面,可供对这些方面感兴趣的读者参考.

农作学(第二版)

《农作学(第二版)》,作者:李军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466341。农作学是以农作物持续增产、经济高效和生态安全为主要目标,研究建立合理农作制度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体系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本书共分为6章,在分析我国农业资源状况和农业生产现状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农田种植制度、农田养地制度、农田防护制度、农作经营制度和区域农作制度等农作制度的基本理论和生产技术体系,有助于读者掌握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