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安全

新疆内陆河中下游水生态安全技术研究

《新疆内陆河中下游水生态安全技术研究》,作者:王健等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67557。本书从新疆内陆河水资源和绿洲生态关系、流域水分和生态相互作用机理研究入手,阐述了新疆内陆河中下游水生态安全评估技术,研发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框架下的内陆河中下游水生态安全红线划定技术,建立面向内陆河中下游水生态系统安全的水资源配置模式,提出新疆兵地融合的水资源管理模式。本书选择南疆的

陕北能源富集区土地资源利用与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陕北能源富集区土地资源利用与生态安全评价研究》,作者:李强,张翀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499677。陕北气候干旱、水土流失严重,且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富集区和能源重化工基地。本书通过利用遥感、统计、测试等多种数据,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及智能化处理等多种方法,多时空尺度、综合、全面、系统地对生态脆弱区大型能源重化工基地人类活动的生态效应进行测评与分析,以期探明本区域近30年人类

山区生态安全评价、预警与调控研究 : 以河北山区为例

《山区生态安全评价、预警与调控研究 : 以河北山区为例》,作者:葛京凤,梁彦庆,冯忠江等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316783。本书以人地关系理论和生态安全预警理论为指导,结合空间和计算机技术建立分析数据库,以河北山区为例进行生态安全评价、预警与调控研究。通过构建评价模型,定量分析其生态环境脆弱态势,揭示生态环境安全的区域差异和分异规律,进而对生态环境演化机制、生态安全预警和

中国水土流失防治与生态安全. 北方农牧交错区卷

《中国水土流失防治与生态安全. 北方农牧交错区卷》,作者:水利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编]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262899。本书对水风复合侵蚀形成机理、特点和侵蚀过程作了详述;在总结当地群众治理水土流失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调整农牧业结构、治理水土流失的对策;针对不同区域特征,树立治理样板,提出治理措施。对黄河中游风沙入黄问题和砒砂岩地区水土流失的治理作了专门论述。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规划理论、方法与应用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规划理论、方法与应用》,作者:欧定华等编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20279。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工业化飞速发展,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规划理论、方法与应用》以构建从空间上有效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矛盾关系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为出发点,首先介绍了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规划的基本理论,包括规划目的和意义、规划理论和进展、规划思

城市群区域生态安全协同保障决策支持系统方法

《城市群区域生态安全协同保障决策支持系统方法》,作者:方创琳等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88699。城市群是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核心区,但因其快速发育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安全威胁,城市群又成了生态环境问题集中治理的“重点区”。从区域协同联动角度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群生态安全格局,研发城市群区域生态安全协同保障决策支持系统,对优化城市群地区国土开发空间格局,确保实

人文因素影响下沿海河岸地区生态安全时空测度与调控研究

《人文因素影响下沿海河岸地区生态安全时空测度与调控研究》,作者:王耕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585240。  《人文因素影响下沿海河岸地区生态安全时空测度与调控研究》从人海互动关系视角分析了沿海河岸地区生态安全的时空测度与调控,并以辽宁沿海河岸地区为典型区进行了实证分析。《人文因素影响下沿海河岸地区生态安全时空测度与调控研究》首先简要概述了人海相互作用和人文因素对沿海河岸地

区域生态安全与经济发展的时间序列 : 云南省生态安全与经济发展实证研究

《区域生态安全与经济发展的时间序列 : 云南省生态安全与经济发展实证研究》,作者:潘玉君,袁斌主编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257789。本书对后发达省区的云南省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盈亏及单位GDP的生态足迹等进行了时间序列、空间秩序和动因机制的系统研究。

经济全球化与生态安全

《经济全球化与生态安全》,作者:戴星翼,唐松江,马涛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703015665X。本书阐述了经济全球化与生态安全的关系,将社会热点——生物入侵作为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生态安全案例,探讨了中国在全球经济分工和生态安全协作中的权利和义务。

中国水环境和水生态安全现状与保障策略

《中国水环境和水生态安全现状与保障策略》,作者:王建华等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717368。书针对新时期中国新老四大水问题中的水生态损害和水环境污染问题,从概念、标准、布局、对策、手段5个方面对中国水环境和水生态安全保障进行系统研究。以“健康河湖”为主线,以形成“宜居水环境、健康水生态”为准则,深入解析水环境和水生态安全的概念内涵;从水量、水质、水域、水流、水生生物等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