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征

中国煤炭资源煤质特征与清洁利用评价

《中国煤炭资源煤质特征与清洁利用评价》,作者:宁树正等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703835。本书从煤岩、煤质和煤类研究入手,建立了以地质调查、采样测试与煤岩煤质分析相结合的煤炭资源清洁利用煤质评价技术方法体系;分析了全国主要煤炭规划矿区直接液化用煤、气化用煤、焦化用煤、动力用煤等清洁用煤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形成条件,探讨成煤母质、沉积环境、古气候及古构造和盆地构造-热演

羌塘盆地石油地质特征——来自地质调查钻井的信息

《羌塘盆地石油地质特征——来自地质调查钻井的信息》,作者:付修根等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31220。羌塘盆地是我国陆域勘探程度最低的含油气盆地。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羌塘盆地钻井资料缺乏,以往认识多是建立在地表样品研究的基础之上,对地下地质情况尚不了解。2000年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等单位先后在羌塘盆地施工了40口地质调查井,获取了大量珍贵的资料。

云南省农村环境污染与特征分布

《云南省农村环境污染与特征分布》,作者:刘云根,王妍 主编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564993。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环境保护领域的研究热点。本书以云南省普者黑和阳宗海流域典型农村为研究对象,选择畜禽养殖型、生态休闲型、集镇型和传统型4种类型农村为典型研究案例,开展农村水环境、底泥的氮磷污染定量解析、迁移转化及潜在风险进行研究。研究成果不仅为系统揭示农村磷污染提供理论基础,也

InSAR地壳形变观测与发震断层特征

《InSAR地壳形变观测与发震断层特征》,作者:单新建等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96601。本书以空间大地测量技术在地震和地壳形变领域的应用研究为主线,针对地震活动和断裂带运动变形的特点,阐述了InSAR和GPS的基本原理、理论模型及数据处理中的误差改正方法;从地震周期形变的震间-同震-震后不同阶段入手,分析断层带在地震孕育、发生和震后调整不同阶段的形变场时空演化特征,

复杂构造区页岩气地质特征、资源潜力与成藏关键因素

《复杂构造区页岩气地质特征、资源潜力与成藏关键因素》,作者:郭彤楼等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522641。本书是针对上扬子及滇黔桂地区海相、海陆过渡相和陆相泥页岩层系地质、地球化学与含气特征研究的一本专著。通过对大量钻井、测试、地震资料的研究,结合岩心、露头样品的分析化验,开展了研究区泥页岩发育的区域构造、沉积与保存条件研究。依据涪陵页岩气田等典型气田、剖面、钻井资料,对

“海归”之道:中国青年学术海归的特征、动因和效应

《“海归”之道:中国青年学术海归的特征、动因和效应》,作者:孙玉涛等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706683。本书聚焦“青年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入选者,全面认识中国青年高层次海归的学术特征、组织动因与科研效应,评估“青年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具体成效,为进一步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提供政策建议。这是第一部系统研究我国青年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学术专著,在中观组织(大学)层面定量

中国海区及邻域地质地球物理特征

《中国海区及邻域地质地球物理特征》,作者:刘光鼎主编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7030033914。本书从地形地貌、地球物理等5个方面反映出中国海区及邻域独特的地质风貌和各种现象的内在联系和规律。

复杂颗粒流力学特征仿真模拟

《复杂颗粒流力学特征仿真模拟》,作者:郭鸿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26141。《复杂颗粒流力学特征仿真模拟》系统地阐述由拖拽体激发的复杂颗粒流的力学特征,综合离散元模拟、有限元模拟、室内物理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拖拽体形状时拖拽阻力和升力的变化规律,为分析复杂颗粒流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复杂颗粒流力学特征仿真模拟》分为7章,包括颗粒和颗粒流的基本概况,颗粒离

塔西陆相砂砾岩型铜铅锌矿床成矿特征与成矿模式

《塔西陆相砂砾岩型铜铅锌矿床成矿特征与成矿模式》,作者:赵路通等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728494。本书系统介绍了塔西地区陆相砂砾岩型铜铅锌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并总结了该矿床的成矿模式。全书共分六章,其中第一章介绍了塔西地区区域地质特征,第二章到第四章分别叙述了萨热克式砾岩型铜矿床、乌拉根式砂岩型铅锌矿床和花园式砂岩型铜矿床的成矿特征,第五章论述了矿床的成矿作用,第六章

幽门螺杆菌图谱:形态、结构与感染特征

《幽门螺杆菌图谱:形态、结构与感染特征》,作者:徐美东,邵世和 主编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81720。幽门螺杆菌(H. pylori)为一种革兰染色阴性、呈多形性的微需氧菌,是慢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十二指肠溃疡等胃部疾病的重要致病源,并且与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密切相关。1994年,幽门螺杆菌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Ⅰ类致癌原,感染人数占全球人口的50%以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