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权概念格理论与应用 《加权概念格理论与应用》,作者:张素兰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405203。本书共分6章。第1章简要叙述了数据挖掘和概念格的相关理论;第2-4章重点介绍了加权概念格的理论,主要涉及加权概念格的定义、权值获取和构造方法,以及加权概念格的代数结构等;第5-6章主要探讨了加权概念格在图像主义自动标注和天体光谱数据挖掘中的应用。 壹号书单 2013年12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19 浏览
京津冀创新共同体:概念、框架与路径 《京津冀创新共同体:概念、框架与路径》,作者:王峥,龚轶 编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577252。本书构建了创新共同体的研究框架,剖析了创新共同体的理论内涵。在梳理和借鉴国际典型创新共同体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聚焦京津冀创新共同体,分析京津冀创新共同体的发展演化历程、创新共同体的网络结构特征、创新合作的区域差异以及创新共同体中的产业发展等, 并提出了建设京津冀创新共同体的战略目 壹号书单 2018年06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20 浏览
化学基石史略 : 化学概念、定律、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化学基石史略 : 化学概念、定律、学说的形成和发展》,作者:戴志松等编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7030020286。本书以人类认识元素、原子、分子、离子、基团和它们变化的过程所提出的概念、定律和学说为主线,从化学史的角度论述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并分析其产生条件和在化学发展中的作用。 壹号书单 1992年07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20 浏览
区间概念格及其应用 《区间概念格及其应用》,作者:张春英,刘保相,王立亚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525727。概念格是根据数据集中对象与属性之间的二元关系建立的一种概念层次结构,是进行数据分析和知识处理的有效工具.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概念格已经从经典概念格拓展出了模糊概念格、加权概念格、约束概念格、量化概念格、区间值概念格、粗糙概念格等,本书在详细分析概念格的最新研究进展的同时,提出了 壹号书单 2017年05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20 浏览
基于粗糙集与概念格的知识系统模型 《基于粗糙集与概念格的知识系统模型》,作者:李进金,李克典,吴端恭编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365385。本书以粗糙集与概念格理论为工具,引入一些知识系统模型,融入了国内外学者研究的许多新成果。内容包含经典粗糙集理论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覆盖粗糙集模型,不完备信息系统模型,变精度粗糙集模型,格值信息系统,形式背景与概念格,决策形式背景。 壹号书单 2013年03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20 浏览
软件测试:概念与实践 《软件测试:概念与实践》,作者:K. Mustafa,R. A. Khan著;董威译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230959。本书系统地讲述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及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壹号书单 2009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20 浏览
真核生物转录调控 : 概念、策略与方法 《真核生物转录调控 : 概念、策略与方法》,作者:(美)M.凯里(Michael Carey),(美)S.T.斯梅尔(Stephen T.Smale)著;陈晓红等主译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7030100077。本书全面介绍了真核基因转录掉空的概念,以及研究中所使用的策略和方法。涉及内容从证明一个基因是否在转录起始水平受到调控到分析激活因子进行联合调控生化机制策略等各个方面。 壹号书单 2002年08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21 浏览
企业战略管理 : 概念、技能与案例 《企业战略管理 : 概念、技能与案例》,作者:项保华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7030043590。本书着重研究了企业管理的理论概念、管理技能、案例剖析,并提出了开展企业案例研究与教学的有效方法等。 壹号书单 1994年08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21 浏览
地理空间数据本体概念、技术方法与应用 《地理空间数据本体概念、技术方法与应用》,作者:诸云强,潘鹏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07225。《地理空间数据本体概念、技术方法与应用》是“科技基础性工作数据汇交与规范整编丛书”之一,系统总结了大数据背景下,地学数据共享的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从地理空间数据特征分析入手,阐述了地理空间数据本体的定义和内涵,从构成、内容、组织三个维度提出地理空间数据本体的总体框架,研究设计 壹号书单 2019年03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21 浏览
理论地层学 : 现代地层学概念 《理论地层学 : 现代地层学概念》,作者:张守信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7030012631。国内第一本系统性的关于地层学最新概念和原理的论著,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重点论述现代地层学的多重地层划分概念、叠覆原理的使用范围和穿时普遍性原理等。全书分总论、各论并为重新解释中国区域地层做了示范。取材丰富确凿,内容翔实,结构合理。 本书是广大地质工作者、科 壹号书单 1989年1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21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