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的构建及评价 《企业文化的构建及评价》,作者:段万春,王鹏飞,仲崇峰主编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219114。本书介绍了企业文化的理论渊源和企业在并购过程中的文化冲突与整合,以及企业文化的构建与对企业文化科学准确评价的方法。 壹号书单 2008年06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34 浏览
阴离子黏土插层构建与环境修复技术 《阴离子黏土插层构建与环境修复技术》,作者:吴平霄等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477712。本书基于笔者研究团队近10年的研究成果,阐述了阴离子黏土复合材料的研究方法、构建方式和设计策略,结合环境修复技术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发展趋势,介绍了阴离子黏土插层复合材料在吸附、高级氧化、生命物质、碳材料和新能源等方面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壹号书单 2016年03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39 浏览
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战略研究 《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战略研究》,作者:胡树华,牟仁艳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462503。本书通过梳理归纳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在借鉴国外区域创新体系成功经验、总结国内区域创新体系发展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区域创新体系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为实现预定的创新发展目标,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主体,通过人才、资金、技术投入,推动制度、科技、管理等内容创新,不断优化环境、创新产品、 壹号书单 2016年05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17 浏览
北部湾科学数据共享平台构建与决策支持系统研发及应用 《北部湾科学数据共享平台构建与决策支持系统研发及应用》,作者:胡宝清等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490070。本书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对象.沿着“科学问题—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数据—科学结论—科学规律”的科学思路.研发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科学数据共享和决策支持系统.基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视角.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手段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在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各种问题.在研 壹号书单 2016年06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33 浏览
内向型汉英学习词典多维释义模式的构建:基于心理动词的词典学研究 《内向型汉英学习词典多维释义模式的构建:基于心理动词的词典学研究》,作者:胡文飞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384140。本书系统构建了汉英学习词典的多维表征模式,通过抽样调查,揭示了当前汉英词典释义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立足于中介语语料库系统归纳了中国学习者对二语词汇的习得机制及其词典学意义等。 壹号书单 2013年1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37 浏览
虚拟企业联盟构建技术 《虚拟企业联盟构建技术》,作者:张德干,宁红云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263674。本书内容涉及网络化虚拟企业运作的系统理论框架、分布式虚拟企业联盟协作数据管理策略、虚拟伙伴在线自动选择机制、潜在伙伴挖掘方法、多边伙伴定位协商协议、虚拟企业联盟运作效果评价方法等。 壹号书单 201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18 浏览
石油烃污染场地土壤指导限值构建方法 《石油烃污染场地土壤指导限值构建方法》,作者:李发生,曹云者等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423399。本书主要介绍我国石油烃污染场地的主要类型、污染特征及环境风险,重点阐述了发达国家在土壤中石油烃污染物健康风险评价及有关模型使用、标准指南开发等方面的经验,提出了我国土壤石油烃指导限值的构建方法,并剖析了若干典型研究案例。 壹号书单 2014年1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30 浏览
太湖缓冲带现状与生态构建 《太湖缓冲带现状与生态构建》,作者:许秋瑾,胡小贞,蒋丽佳主编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445131。本书科学阐述了湖泊缓冲带的概念,以我国大型浅水湖泊――太湖为例,科学界定了太湖缓冲带的范围,全面介绍了太湖缓冲带的现状与问题,详细论述了太湖缓冲带生态构建的总体思路、模式、技术体系,同时针对太湖缓冲带分区分类特征,提出了太湖缓冲带总体构建方案和具体分区构建方案,最后阐述了太湖缓 壹号书单 2015年06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35 浏览
构建均衡的区域创新体系 《构建均衡的区域创新体系》,作者:柳卸林[等]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295491。本书共12章,阐述了区域创新力量的均衡与网络化、外资的创新活动对本土创新的影响、外资溢出与内资企业创新、企业与高校研究机构的网络化等内容。 壹号书单 2011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23 浏览
法律意识的媒介构建:基于报纸的考察 《法律意识的媒介构建:基于报纸的考察》,作者:杨嫚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506511。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一环是法律意识的培养,对媒介建构法律意识的作用及其局限进行考察具有重要意义。本书采用建构主义的视角来考察传播与法律的互动关系,注重分析传播在法治建设方面的实践活动及其作用,试图厘清大众媒介参与塑造日常生活、公众意识与意识形态的过程,重点分析传媒报道与公众法律意 壹号书单 2016年1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103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