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

中国通货膨胀的预期、形成机制和治理政策

《中国通货膨胀的预期、形成机制和治理政策》,作者:陈彦斌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275929。本书大致分为三个部分:对于通胀预期的研究、我国通货膨胀的形成机制研究、通货膨胀的治理政策研究。

新疆蝗虫暴发机制及昆虫雷达监测技术应用

《新疆蝗虫暴发机制及昆虫雷达监测技术应用》,作者:季荣等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50085。本书主要介绍新疆优势蝗虫种类的高温适应机理,解析蝗虫迁飞的生理与能源基础,分析中国与哈萨克斯坦边境(简称“中哈边境”)蝗虫遗传多样性与基因交流,阐明中哈边境区域蝗虫境外虫源分布及跨境迁飞轨迹,运用昆虫雷达技术等对中哈边境塔城区域迁飞昆虫进行监测,为预测预报和防控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收入差距代际传递机制及其变动趋势研究

《收入差距代际传递机制及其变动趋势研究》,作者:吕康银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46675。我国收入分配不平衡,收入差距影响经济增长与社会公平,但收入流动性更能反映经济福利的传递程度和社会的公平程度。本书论证了我国收入流动性和代际收入流动性呈逐年增强的趋势,这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收入差距对社会稳定及经济增长造成的负面作用。代际收入传递机制主要通过人力资本投资、社会资源禀赋

区域技术创新网络的混合治理机制及其实证研究

《区域技术创新网络的混合治理机制及其实证研究》,作者:洪进,杨洋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46316。本书致力于从混合治理的视角来研究区域技术创新网络这一重要的组织形式.全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理论研究。通过对基本理论的梳理和总结,构建混合治理的三维结构模型和区域技术创新网络的演化模型,以期揭示区域技术创新网络治理模式的运行机制和混合治理下区域技术创新网络的演化机制。第二

重庆工业可持续增长动力机制研究

《重庆工业可持续增长动力机制研究》,作者:黄庆华,刘晗,宋鸽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456724。本书基于在同工业迫切需要转变增长方式,以新型工业化战略推动工业经济持续增民的经验事实,从主庆市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入手,对工业可持续增长动力机制进行多层面、多维度的探索和分析,测度现阶段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探索制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以指导重庆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升科技含

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关系的影响机理及均衡机制

《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关系的影响机理及均衡机制》,作者:代应,景熠,宋寒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38151。鉴于目前有关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策法规、政府合作关系、国外经验引进等方面,仍有许多关键问题尚未得到充分解决。本书深入探讨了我国大气污染重点区域协同治理关系的静态影响因素、动态演化过程、利益均衡机制和信任均衡机制,对于厘清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的关键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基于主体行为分析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基于主体行为分析》,作者:张婕,王济干,徐健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519962。本书基于流域生态补偿各个参与主体的行为分析视角,运用动态演化博弈理论、决策分析理论、前景理论等来研究水污染排放主体、区域政府主体、流域管理部门主体等利益相关者的行为机理以及行为规则;基于适应性管理理论,构建流域生态补偿多主体适应性管理体系;针对流域跨界生态补偿、工业点源

外来物种红耳龟入侵半咸水的生理生态机制

《外来物种红耳龟入侵半咸水的生理生态机制》,作者:洪美玲,史海涛,丁利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38540。本书从生理生态学角度系统阐述了红耳龟在半咸水环境中的野外生态适应性、渗透压调节、糖脂代谢调节、应激通路调节、肠道菌群调节等适应对策及相关机制,为红耳龟的生态危害评估及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为外来入侵物种适应机制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为生态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

中国经济增长动力转换机制与政府调节作用研究

《中国经济增长动力转换机制与政府调节作用研究》,作者:张同斌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38410。本书以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动力转换机制与政府调节作用研究为主题,以经济周期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内生增长理论等为基础,综合运用国内外前沿的计量经济学方法,从经济发展阶段特征及其差异性、创新驱动要素及其有效性、政府调节功能及其增长效应三个方面,按照“现象—原因—调节”的逻辑顺序,对中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机制与对策研究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机制与对策研究》,作者:冷志杰,于晓秋等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324849。本书分为8章,研究了农产品供应链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组织、流程以及评价遴选方法,完善了农产品供应链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补偿激励机制方法,优化了供应链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部分运作模式、并提供了相关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