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

热带亚热带恢复生态学研究与实践

《热带亚热带恢复生态学研究与实践》,作者:彭少麟主编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7030110803。本书以作者长期恢复生态学定位研究和实践的成果作为基本素材,揭示退化生态系统形成的原因,论述生态恢复的理论基础、水热过程、能量环境、种类组成的效应以及恢复的环境效应,并以特殊类型的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成功范例论述生态恢复的方法和步骤及评价体系。

土壤分离过程对植被恢复的响应与机理

《土壤分离过程对植被恢复的响应与机理》,作者:张光辉等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39721。  本书以重大生态建设工程驱动的植被恢复为背景,以土壤分离过程对植被恢复的响应为核心,在大量野外调查、定位监测和室内控制试验的基础上,总结、凝练了土壤分离过程对植被恢复的响应与机理的最新研究成果。内容涵盖了土壤侵蚀过程及其耦合关系、植被恢复驱动的近地表特性变化对坡面径流水动力学特

矿山土地生态系统恢复力性质、测度与调控

《矿山土地生态系统恢复力性质、测度与调控》,作者:杨永均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39448。恢复力是继可持续性科学之后的新理论。本书将恢复力理论引入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领域,以充实恢复力理论的研究实例、拓展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理论基础。本书首先系统地介绍了恢复力理论的起源和发展,采用逻辑演绎和非线性动力学方法解析了矿山土地生态系统恢复力的性质,其次利用数学建模方法开发了矿山土

西部季风常绿阔叶林恢复生态学

《西部季风常绿阔叶林恢复生态学》,作者:苏建荣[等]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430670。本书以中国西部季风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在概述季风常绿阔叶林及其相关生态学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其恢复生态学进行了研究。书中描述了各群落类型的物种组成、植物区系、生活型等特征;分析了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随群落演替的变化;探讨了土壤种子库及群落更新特征;探索了化学计量学和叶片功能性状

陕北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及近自然造林

《陕北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及近自然造林》,作者:朱清科等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331250。本书以陕北半干旱黄土高原吴起县为主要研究基地,分析研究半湿润和半干旱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立地条件特征,造林困难立地条件类型的分布特征,提出陕北半干旱黄土高原植被恢复重建的主要途径以及基于坡面微地形植物群落结构配置的近自然造林理论与技术。

变化环境下水资源系统脆弱性和恢复力研究

《变化环境下水资源系统脆弱性和恢复力研究》,作者:郝振纯[等]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326331。本书分析了国内外脆弱性和恢复力在各个领域的相关研究进展,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变化环境下水资源系统脆弱性和恢复力的概念,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和变化特性,构建了变化环境下水资源系统脆弱性和恢复力评价模型;采用了模糊聚类法和综合分析法对水资源系统的脆弱性和恢复力进行分区和定量评价

图像恢复的全变分模型及数值方法

《图像恢复的全变分模型及数值方法》,作者:石玉英,杨晓忠,常谦顺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361615。本书从图像恢复的全变分模型入手,对已有的模型进行了改进,并对改进模型和旧模型分别进行理论分析(分析模型的稳定性、收敛性和解的存在唯一性),采用不同的离散格式、不同的数值方法(含Split Bregman方法、LatticeBoltzmann方法和代数多重网格方法)来解相应的

香果树生殖生态学特征及恢复策略研究

《香果树生殖生态学特征及恢复策略研究》,作者:郭连金等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17460。《香果树生殖生态学特征及恢复策略研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科学基金项目“濒危植物香果树生殖生态学特征及恢复机制研究”(31360145)及“濒危植物香果树无性繁殖及其适应策略研究”(31860200)的主要成果之一,是著者连续十余年对香果树(Emmenopterys henry

系统安装、重装与恢复必备技巧

《系统安装、重装与恢复必备技巧》,作者:前沿文化编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315052。本书以技巧的形式,介绍了系统安装、重装与恢复的大量知识,包括安装系统前的准备工作、安装操作系统、安装与卸载驱动程序、安装系统补丁与系统优化、安装与使用常用软件、多系统的资源共享、操作系统备份与还原、重装与修复系统、安装虚拟机与虚拟机系统、操作系统常见故障排除等。

恢复生态学视角下土地利用优化研究

《恢复生态学视角下土地利用优化研究》,作者:李飞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16050。  《恢复生态学视角下土地利用优化研究》基于恢复生态学的基本理论,耦合全球农业生态区模型、多目标规划模型和多准则评价模型,构建了恢复生态学视角下土地利用优化的研究框架,并选择生态环境脆弱的吉林省西部地区为研究区进行了案例分析。首先,通过重建土地利用变化历史轨迹,探讨生物物理和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