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的生态功能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的生态功能》,作者:杜盛,刘国彬等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428271。本书重点阐述了典型植被类型的水土保持功能,个体及群落的蒸腾耗水特性,植被恢复对河川径流和区域水环境的影响,以及水蚀风蚀交错区这一特殊区域的植被恢复等。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的土壤环境效应研究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的土壤环境效应研究》,作者:安韶山等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36140。本书是关于黄土高原植被恢复与土壤相互作用研究的集成,是作者主持和参与的多项科研项目的凝练与总结。本书主要涉及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特征、土壤有机碳固定、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抗侵蚀能力、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及其对植被恢复的响应、植被与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植被恢复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等研究

黄土高原生物结皮的生态功能及培育恢复

《黄土高原生物结皮的生态功能及培育恢复》,作者:卜崇峰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702166。本书介绍了黄土高原生物结皮的发育演替过程,厘清了其在不同空间尺度下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阐明了土壤养分、土壤水文、土壤水蚀效应,并初步探讨了适度干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构建了生物结皮的人工培育恢复技术体系,并在不同立地条件下开展了小规模应用示范。作为一种新兴的生态修复途径,生

滨河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形成机制与恢复理论研究:以小浪底大坝下游滩区为例

《滨河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形成机制与恢复理论研究:以小浪底大坝下游滩区为例》,作者:赵同谦等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487131。本书对滨河湿地的概念、生态学特征、人类活动对滨河湿地的影响、滨河湿地保护与生态恢复做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并以黄河中下游干流自小浪底水库大坝至郑州花园口段河道两侧滩区为研究对象,系统介绍了作者在滨河湿地土壤环境特征、植被特征、土地利用格局动态变化、降雨

干旱区免灌植被及其恢复

《干旱区免灌植被及其恢复》,作者:黄培祐编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7030094719。本书通过剖析有关优势种群自然生息繁衍与建群现象,研究其生活周期对环境的动态适应,种子萌发后对环境的需求,着重讨论实生幼苗补充机制问题。

中国黑土:侵蚀、恢复、防控

《中国黑土:侵蚀、恢复、防控》,作者:刘晓冰等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89429。本书基于作者主持和参与的多项科研项目的研究结果,结合其长期定点监测和实地调查及分析归纳、发表的近百篇论文、提出的系列技术规程,并汇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文献,围绕如何防控黑土侵蚀威胁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这一主题撰写而成。本书主要涉及世界土壤侵蚀类型、溯源、危害,土壤侵蚀过程和影响因素以及研究方法

矿山土地生态系统恢复力性质、测度与调控

《矿山土地生态系统恢复力性质、测度与调控》,作者:杨永均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39448。恢复力是继可持续性科学之后的新理论。本书将恢复力理论引入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领域,以充实恢复力理论的研究实例、拓展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理论基础。本书首先系统地介绍了恢复力理论的起源和发展,采用逻辑演绎和非线性动力学方法解析了矿山土地生态系统恢复力的性质,其次利用数学建模方法开发了矿山土

能源互联电网停电恢复控制技术

《能源互联电网停电恢复控制技术》,作者:谢云云,卜京,邹云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91132。随着电力系统中新能源、高压直流输电等技术的广泛应用,电力系统已经发展为能源互联系统。本书针对能源互联系统中各种新型电源给电网停电恢复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系统性地介绍能源互联电网的停电恢复控制技术。全书共5章,分别讲述能源互联电网停电恢复的基本原则、面向能源互联电网的电力系统动态分

海南岛热带天然林主要功能群保护与恢复的生态学基础

《海南岛热带天然林主要功能群保护与恢复的生态学基础》,作者:臧润国[等]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284556。本书以海南岛典型的热带天然林为对象,在概述热带天然林及其相关理论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其主要功能群进行了辨识,探讨了主要功能群对变化生境的适应性,建立了以功能群为基础的景观生态模型。

宁夏黄土丘陵区脆弱生态系统恢复及可持续管理

《宁夏黄土丘陵区脆弱生态系统恢复及可持续管理》,作者:蔡进军等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62835。本书全面归纳并详细描述作者在宁南黄土丘陵区长期开展的植被蒸腾耗水、生态修复与流域综合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以及对林草植被水量平衡、结构体系优化、脆弱生态系统管理、生态环境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适生植被抗旱机理、生态模式等方面开展的系统研究。全书完整介绍主要研究方法与技术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