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

山区小流域洪水过程及其模拟

《山区小流域洪水过程及其模拟》,作者:张艳军等 编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69582。在我国山洪灾害频发、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的背景下,对湿润山区小流域的非线性产流问题展开深入研究,不仅是当前山洪防治的重大国家需求,更是当前国际水文学研究的前沿与难点。湿润山区小流域径流的主要来源是基岩-土壤界面上暂态饱和区的壤中暴雨流,其在储水过程中具有亏缺补偿现象和泄流过程中的

山区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

《山区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作者:王青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336194。本书立足四川省绵阳市官司河流域开展的小尺度研究,主要包括流域农户生计调查,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特征及驱动机制,土地资源承载力与农业综合生产潜力,人工防护林水源涵养功能与农业增产、防护林健康评价与结构优化及林分可视化。

山区地表短波净辐射遥感估算

《山区地表短波净辐射遥感估算》,作者:张彦丽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54021。遥感技术已成为地表短波净辐射估算的重要数据源。在中小尺度,除太阳-地表几何关系外,大气吸收散射等大气衰减因素、地形遮蔽等地形因素以及地表各向异性反射特征成为影响山区地表短波净辐射(NSSR)时空分布的重要因素。本书针对山区地表NSSR遥感估算方法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主要内容包括

横断山区镁铁-超镁铁岩

《横断山区镁铁-超镁铁岩》,作者:张 旗等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7030030117。本书是青藏高原横断山区综合科学考察的成果之一。作者对该区镁铁-超镁铁岩类作了新的划分,总结了古特提斯蛇绿岩的特征,提出了“义敦型”镁铁-超镁铁岩的新概念等,文后有8面铜版图。

中亚高寒山区公路地质灾害立体监测与综合防控技术

《中亚高寒山区公路地质灾害立体监测与综合防控技术》,作者:林达明等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19389。作为拥有166万km2——约占我国1/6国土面积的新疆,与中亚周边国家有着约5600km的边境线,其还拥有天山、阿尔泰山和昆仑山等山脉,是世界上主要的高山冰川分布区。  《中亚高寒山区公路地质灾害立体监测与综合防控技术》以穿越天山山脉的G217和穿越阿尔泰山脉的S226的

横断山区真菌

《横断山区真菌》,作者: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编]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7030050673。本书是《青藏高原科学考察丛书》之一,作者将在横断山区采集和调查获得的大量真菌标本和资料,进行了整理和鉴定,初步统计,共81科,353属,1830种。其中不少是新发现的分类群,不少标本是首次在无人区中采到的,作为我国的真菌资源,系统的整理出来,这对该区菌种的合理开发利用,是必需和有

基于云南省城镇上山战略的山区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原理与方法研究

《基于云南省城镇上山战略的山区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原理与方法研究》,作者:杨子生,赵乔贵,贺一梅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513465。本书深入探讨山区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基本原理、系统分析山区建设用地适宜性影响因素、科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合理制定山区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系统与技术模型的基础上,以云南省德宏州为实例,运用多种技术集成,进行山区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的实证研究,并探索评价成

山区公共服务:空间差异与效率增进策略

《山区公共服务:空间差异与效率增进策略》,作者:宋雪茜,邓伟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11369。《山区公共服务:空间差异 效率 增进策略》针对山区公共服务发展的公平与公正性及效率性,基于理论构建和典型案例研究,深入分析山区公共服务的空间特征及差异性,依据宏观数据分析,并通过问卷调查深入解析影响山区公共服务效率的内外因素、政策驱动、管理机制,探究基本公共服务的地方性问题以及

中国冰川目录. Ⅲ. 天山山区. 西南部塔里木内流区

《中国冰川目录. Ⅲ. 天山山区. 西南部塔里木内流区》,作者: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编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130313597。《中国冰川目录》是根据国际编目规范编纂的国际冰川目录的一部分,按我国冰川分布区共分十卷出版。这十卷包括了我国所有冰川分区:祁连山区,阿尔泰山区,天山山区,帕米尔山区,昆仑山区,喀喇昆仑山区,喜马拉雅山区,横断山区,念青唐古拉山区和青藏高原内部山区。每卷分

复杂艰险山区铁路减灾选线理论与技术

《复杂艰险山区铁路减灾选线理论与技术》,作者:朱颖等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506887。复杂艰险山区铁路减灾选线,是在自然灾害对线路工程全寿命周期作用不确定条件下的一种风险型决策过程。本书以构造地貌学为认知自然的基础,以风险分析为决策的数学方法,形成山区铁路减灾选线的理论架构。首先介绍基于构造地貌学的孕灾环境分析;然后针对滑坡危险区、陡坡落石灾害区、泥石流频发区、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