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

降雨型地质灾害预报预警 : 以黄土高原和秦巴山区为例

《降雨型地质灾害预报预警 : 以黄土高原和秦巴山区为例》,作者:杜继稳等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290342。本书以陕西黄土高原和秦岭、大巴山区为例,系统分析了黄土高原和秦岭山区两大区域地质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科学划分地质灾害风险区域,研究提炼出降雨型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判据,建立了诱发地质灾害暴雨预报技术流程和降雨型地质灾害精细化耦合预报预警模型,研发了基于GIS技术的地质灾

连片特困山区可持续生计问题与协同发展机制研究

《连片特困山区可持续生计问题与协同发展机制研究》,作者:柏振忠,李亮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426451。本书以连片特困山区为研究区域,学习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运用经济学、管理学、民族学、社会学等基本原理,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法,选取武陵山片区、南岭山片区作为分析案例,开展大样本数据调查,在对可持续生计问题与协同发展相关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连片特困山区

空间经济学视阈下武陵山区农村职教扶贫研究

《空间经济学视阈下武陵山区农村职教扶贫研究》,作者:柳劲松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504951。精准扶贫就是要拔除贫根,用科学的态度营造起扶贫、扶志、扶智的制度环境,从而解决“人的素质性脱贫”问题。本书借鉴空间经济学理论,提出农村职教供需匹配度理论分析框架和评价模型,以湖北省为例运用DEA模型对湖北省外出务工农民技能培训的供需均衡及技能培训效率进行分析,并尝试深入分析不同

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天山山区同位素水文研究

《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天山山区同位素水文研究》,作者:孙从建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26134。本书主要围绕天山山区典型内陆河流域气候变化特征以及在气候变化影响下天山山区同位素水文过程,详细分析天山山区典型内陆河流域不同水体的水化学特征、环境同位素时空分布特征及径流组分特征,为天山山区在气候变化下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优化配置以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科技支撑。全书

中国亚热带喀斯特山区土壤质量演变机理及其调控途径

《中国亚热带喀斯特山区土壤质量演变机理及其调控途径》,作者:龙健等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464934。土壤质量演变及调控途径是中国亚热带喀斯特山区特有的重大科学问题。本书作者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从生态环境要素的空间变化上研究土壤质量的演变规律,揭示不同喀斯特地貌类型、水文条件和不同人为耕作方式下环境因素与土壤质量的相互耦合关系,对土壤质量退化类型进行划分与评价,并从不同时段

山区公路沿河路基动态失稳机理与防治技术

《山区公路沿河路基动态失稳机理与防治技术》,作者:柴贺军等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536310。  本书综合应用现场调研、室内试验、物理模拟试验、数值模拟和理论研究等方法,在对沿河路基分类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失稳破坏特点,研究了其动态失稳机理;研究了路基静止土压力、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的计算方法;讨论了沿河路基地下水的渗流计算问题,给出了河水位下降过程中的路基地下水浸润线

中国典型山区国土空间功能优化与调控

《中国典型山区国土空间功能优化与调控》,作者:邓伟等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97646。中国是一个山地国家,山地具有极其重要的地理意义和资源、环境与生态价值。山区国土空间是自然和人文高度耦合的敏感和脆弱区域,其保护和发展的博弈始终存在。本书是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典型山地水土要素时空耦合特征、效应及其调控”课题6“山区国土空间功能优化与调控对策”研

山区滑坡多场监测与动态预警

《山区滑坡多场监测与动态预警》,作者:任青阳,周建庭,王礼刚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730862。本书针对现有山区滑坡监测预警技术还存在的监测手段、体系单一,预警动态性、准确性较差的问题,开展了山区滑坡多场监测新技术与滑坡灾变动态预警技术研究,创建了基于时空演化规律的滑坡地质灾害多场监测预警理论和技术体系,研发了多时空分辨率的滑坡地质灾害多场监测数据融合技术,构建了基于演

山区村镇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手册

《山区村镇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手册》,作者:杜修力主编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292193。本书针对我国山区村镇地质灾害,以村镇区域为对象,揭示了山区村镇地质灾害的类型、识别方法、防治措施、预测预报手段以及村镇选址建设的基本规则。

喀斯特山区低碳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

《喀斯特山区低碳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作者:魏媛等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96298。本书围绕新时期绿色低碳发展的主题,以喀斯特山区低碳经济发展为切入点,分析贵州经济发展、能源消耗、土地开发利用及碳排放的现状和变化趋势;在低碳经济、绿色发展等理论指导下,全面分析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碳税和碳交易机制及其兼容性、低碳城市与智慧城市交互发展;对贵州能源消费碳足迹和植被碳承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