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

瞬变电磁法拟地震偏移成像研究

《瞬变电磁法拟地震偏移成像研究》,作者:李貅,薛国强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378866。本书讲述瞬变电磁拟地震成像方法的基本理论,其中包括:瞬变电磁场的虚拟波场变换原理、虚拟波场的特性分析、虚拟波场子波宽度压缩及修饰性处理、合成孔径处理方法、虚拟波动方程三维曲面延拓成像、虚拟波场速度分析及理论模型计算和应用实例。

结构动力学原理与地震易损性分析

《结构动力学原理与地震易损性分析》,作者:朱健编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362360。本书共10章:第1章和第2章阐述了动力学基础,包括结构动力学概述、单自由度体系振动问题;第3章和第4章介绍了结构动力分析常用方法,包括反应谱分析计算方法和时程分析计算方法;第5章介绍了结构动力损伤研究的背景以及地震易损性研究的意义、内容等;第6章分析了地震风险性;第7章分析了常规

银川市活动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

《银川市活动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作者:柴炽章,孟广魁,马贵仁等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307019。本书是银川市活动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成功经验的系统总结,内容包括探测工作的思路步骤与方法、隐伏活动断层多手段多层次探测成果、裸露活动断层地震地质填图、活动断层地震危险性和危害性评价以及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等。

砾性土液化原理与判别技术──以汶川8.0级地震为背景

《砾性土液化原理与判别技术──以汶川8.0级地震为背景》,作者:曹振中,袁晓铭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462237。2008年我国汶川8.0级地震中土体液化及其震害现象显著,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液化涉及地域范围最广的一次地震,尤其是发现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砾性土液化现象,引发了很多科学上需要研究、工程上需要解决的新问题。本书是作者团队对此次地震土体液化问题一系列研究成果的集成,着重于

中国地震目录. 第一、二册 : 合订本

《中国地震目录. 第一、二册 : 合订本》,作者:中央地震工作小组办公室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13013。本目录是研究地震的基础资料,全部资料包括我国有历史记载以来的强震(震级大于或等于4 3/4级)和1900年有仪器记录以后大于或等于4级以上的地震。本目录以时间为序,共分四册,合订为两本。第一册从公元前1177年至公元1900年;第二册从公元1901年至1949年;第三册从公元19

地震位错理论

《地震位错理论》,作者:孙文科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330093。本书主要以球形弹性地球模型内各种地震源在地表面产生变形的理论为核心进行论述,包括位错Love数的定义、各种同震变形物理量的格林函数的推导、数值计算方法与技巧的讨论、地球曲率和层状构造效应的研究、同震变形渐近解的介绍等,同时阐释了最新的基于三维不均匀地球模型的位错理论,以及上述理论

准噶尔盆地碎屑岩岩性油气藏地震识别技术及应用

《准噶尔盆地碎屑岩岩性油气藏地震识别技术及应用》,作者:娄兵等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491527。本书对准噶尔盆地岩性油气藏勘探中的地震识别技术进行了系统介绍,特别对地震目标处理技术的方法原理、实现步骤及应用效果进行了详细描述,全面论述了利用储层岩石物理技术、地震反演及烃类检测技术进行岩性油气藏识别的方法,并介绍了独具特色的储层岩石物理分析系统与叠前地震反演系统;并翔实地展

地震知识问答

《地震知识问答》,作者:马宗晋,杜品仁,高祥林编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221742。本书以问答的形式介绍了如地震、地震波、地震震级和地震的时空分布及为什么这样分布等地震基础知识;概述了地震造成的各类灾害,并以一些典型地震实例做了说明;讨论了地震是否有前兆、地震预报为什么这难等大众关心的问题。

地震沉积学

《地震沉积学》,作者:杨飞,章学刚,雷海飞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504883。本书主要介绍地震沉积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思路以及主要技术方法。全书共分8章,主要内容包括地震沉积学研究基础、地震相分析、地震属性参数与沉积相、地震波形聚类、地震波阻抗反演与岩性预测等,并对地震沉积学的适用性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