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

缺水地区非常规水利用方案研究

《缺水地区非常规水利用方案研究》,作者:刘家宏等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64013。本书较为系统地介绍了非常规水利用的理论和技术,基于非常规水利用领域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调研分析了缺水地区非常规水源的利用潜力和模式,并考虑技术可靠、 经济可行等因素,以中国厦门市、山西省及海岛国家马尔代夫为例进行研究,提出了适合不同类型缺水地区的非常规水利用方案,为提升缺水地区的水

中国边境地区农村可持续多维减贫研究——以滇桂边境地区为例

《中国边境地区农村可持续多维减贫研究——以滇桂边境地区为例》,作者:揭子平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63597。本书从贫困相关理论出发,利用相关文献资料和统计数据,把握滇桂边境地区的基本情况和贫困现状及特征,结合农户调研资料,从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的角度对滇桂边境地区的农户贫困进行测度。首先,在分析滇桂边境地区贫困现状和贫困测度的基础上,对致贫因素及致贫机理进行分析,主要从

打造地区旅游竞争优势的个案研究

《打造地区旅游竞争优势的个案研究》,作者:傲东白力格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39325。改革开放后,中国各地方的旅游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书以全国各地景区的实际案例为基础,试图构建一种普遍意义上的地方旅游成功发展的理论。  本书以甘肃、青海、西藏、江苏等地著名景区的崛起为案例,围绕中国地方旅游竞争优势的新特点、旅游企业如何培育地方竞争优势等问题,梳理了

东北地区重大生态工程生态成效评估

《东北地区重大生态工程生态成效评估》,作者:何兴元等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61609。本书是在总结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东北森林区生态保护及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及示范”、中国科学院野外站联盟项目“东北地区生态变化评估”、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子课题“基于地球大数据的典型区SDGs评价应用示范”和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黑土与湿地分中心研

河西走廊地区史前时代生业模式和人与环境相互作用

《河西走廊地区史前时代生业模式和人与环境相互作用》,作者:董广辉等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489326。本书基于在河西走廊史前遗址开展的植物考古、动物考古、骨骼同位素分析,以及系统测年等工作,结合已有研究资料,完善了该地区史前文化年代序列,揭示了不同时期先民对植物和动物资源的利用策略,阐释了河西走廊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变化的过程及其与跨大陆文化互动的关系。本书以史前欧亚大陆东

岩溶山区的绿色希望 : 中国西南岩溶地区草地畜牧业考察报告

《岩溶山区的绿色希望 : 中国西南岩溶地区草地畜牧业考察报告》,作者:任继周,黄黔编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320100。本书是中国工程院组织的现场考察和工程科技论坛集结的成果,包括绪论、咨询报告、考察报告、岩溶论坛、决策参考五个部分。

连片特困地区旅游扶贫与生态保护耦合发展研究

《连片特困地区旅游扶贫与生态保护耦合发展研究》,作者:秦远好,刘德秀,秦翰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71134。本书立足系统思维,以旅游扶贫理论、生态保护理论及耦合理论为基础,全面阐释旅游扶贫与生态保护两大系统相互支撑促进、胁迫约束的交互关系,以及交互耦合及其发展演进的基本规律,创建旅游扶贫与生态保护耦合发展态势的评价指标体系、评判标准与计量模型,并以武陵山区、秦巴山区及

十年决策 : 世界主要国家(地区)宏观科技政策研究

《十年决策 : 世界主要国家(地区)宏观科技政策研究》,作者:《十年决策——世界主要国家(地区)宏观科技政策研究》研究组编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421937。本书对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近十年的科技战略、科技规划、科技政策科技经费、优先领域、基础研究、科研评估以及最新进展和动向进行了全面研究,分析了各国科技创新战略与发展规划、科技政策与措施、科技体制改革新动向、国家研究开发重

西南地区旱作农田节水型农作制度研究

《西南地区旱作农田节水型农作制度研究》,作者:王龙昌等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38946。本书立足我国西南地区农业资源与旱作农业生产现状,在系统分析旱地农作系统(包括不同单作模式和多熟制模式)水分供需平衡特征与水分生态适应性,以及综合评价旱地农作系统水分生产潜力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油菜、玉米、辣椒3种旱地作物的节水抗旱生理生态机制,并开展了典型“旱三熟”种植制度下的农

地区资本流动与中国的城市增长

《地区资本流动与中国的城市增长》,作者:余壮雄,张婕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73060。本书分别从区域资本流动模式、中国城市增长模式、地区资源流动与城市增长互动模式的角度,运用理论模型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法,深入探讨了区域资本流动和中国城市增长议题及其机制原理。本书除了常规的面板LS模型,还分别为各个分议题挑选了较适宜的计量模型,从而在实证检验中运用了多种计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