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模式

天然气产业低碳发展模式研究

《天然气产业低碳发展模式研究》,作者:姜子昂,肖学兰,王黎明等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328601。本书主要基于全球绿色低碳发展背景下,从产业发展战略的角度对天然气发展模式进行深入探索。具体包括:低碳发展相关理论与国际低碳实践、我国低碳经济战略及对油气产业发展的影响、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天然气产业低碳发展模式研究等内容。

中国西部区域发展路径 : 层级增长极网络化发展模式

《中国西部区域发展路径 : 层级增长极网络化发展模式》,作者:张建军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257468。本书在回顾众多传统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并结合中国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约束条件,提出了促进西部区域生产活动与人口分布向层级增长极网络辐射带内地理聚集或集中是实现西部开发成功的关键的观点。最后,本书从区域空间发展的视角提出了中国西部

技术科学论 : 范畴界定、历史分期与发展模式 : category definition, historical stages and developing model

《技术科学论 : 范畴界定、历史分期与发展模式 : category definition, historical stages and developing model》,作者:刘启华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390806。全书共九章。内容包括:界定技术科学范畴的缘由、构想与意义;技术科学发展与产业结构变迁的相关性研究;技术科学发展模式研究等。

旅游感知视角下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业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旅游感知视角下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业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作者:黄燕玲,罗盛锋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335067。本书通过对桂、黔、滇三省(区)少数民族农业旅游资源以及典型特色农业旅游示范点的研究,在分析农业旅游的内涵、新农村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基础上,以探索少数民族地区农业旅游和谐发展、西部地区农业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解决“三农”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研究目标,

中国征信体系框架与发展模式

《中国征信体系框架与发展模式》,作者:李曙光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7030164326。本书对“中国该采用哪种模式?”、“在征信系统建设过程中,如何处理公营与私营征信之间的矛盾?”、“政府在征信系统建设过程中应起到什么作用?”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新型城镇化后农村人口发展模式与内在机理研究——以四川省为例

《新型城镇化后农村人口发展模式与内在机理研究——以四川省为例》,作者:张果等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501394。中国显著“城市倾向”的城镇化发展过程抽走了农村优质要素,产生了一系列农村发展问题。该过程在人口学上的特点是进入城市的农村人口(农民工)和留守农村人口发展都面临困境。本书以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为背景,研究了我国农村人口发展问题。本书分为9章,其中主要内容包括四川省

绿色供应链管理 : 企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绿色供应链管理 : 企业可持续发展模式》,作者:杨红娟编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214409。本书在对国内有关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产生出发,探讨了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介绍了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思想、体系结构、主要内容、相关理论和相关技术。

拓展社会的公共信息空间 : 21世纪中国公共图书馆可持续发展模式

《拓展社会的公共信息空间 : 21世纪中国公共图书馆可持续发展模式》,作者:于良芝等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7030133528。本书以信息政治经济学理论和图书馆管理中的政治学理论为视角,采用文献调研、访谈调研、问卷调研、前景讨论会等多种研究方法,目的是寻求能够支持我国公共图书馆持续健康发展的管理体制模式、服务功能模式和经济模式。

创新型街区:评价与发展模式

《创新型街区:评价与发展模式》,作者:王峥等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84042。为了全面审视知识经济时代的城市发展新思路,构造以创新型街区为代表的开放式功能单元,本书建立了包含创新经济、城市活力和空间形态的概念框架,筛选出创新型街区的发展质量评价重点指标。针对纽约曼哈顿硅巷、伦敦国王十字区、费城大学城、悉尼韦斯特米德街区和麦格理公园创新区等案例,本书分析了不

河套灌区井渠结合膜下滴灌发展模式与水盐调控

《河套灌区井渠结合膜下滴灌发展模式与水盐调控》,作者:朱焱,杨金忠,伍靖伟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54311。本书从内蒙古河套灌区地表水-地下水联合利用角度,确定了灌区适宜地下水开发的区域,分析地表水-地下水联合利用后灌区地下水动态与盐分长期演化特征,提出控制灌区盐渍化风险的措施。主要内容包括:①确定河套灌区适宜实施井渠结合的面积分布。②确定河套灌区适宜的渠井结合比。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