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视角下的国际档案界前沿研究 《多视角下的国际档案界前沿研究》,作者:黄霄羽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14414。《多视角下的国际档案界前沿研究》是中国人民大学"档案新闻教学创新探索"的最新研究成果汇编,也是作者对其主持的"国外档案新闻工作室前沿研究"这一开创性探索的总结。《多视角下的国际档案界前沿研究》既借助新闻回眸纵向展示了国际档案界的近期发展,又通过会议主题评析横向揭示了国际档案界的热 壹号书单 202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28 浏览
DNA鉴定前沿(第二版) 《DNA鉴定前沿(第二版)》,作者:张素华主编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26288。《DNA鉴定前沿(第二版)》是一本专门介绍DNA鉴定前沿技术的专着。《DNA鉴定前沿(第二版)》分为6篇。第一篇为遗传标记与法医学,重点介绍了STR、SNP、InDel和表观遗传标记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法医学应用进展。第二篇为性染色体与法医学,分别介绍了X染色体和Y染色体在DNA鉴定 壹号书单 202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24 浏览
现代物理学前沿选讲 | On selected topics of the frontiers of modern physics2版 《现代物理学前沿选讲 | On selected topics of the frontiers of modern physics2版》,作者:黄祖洽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368508。本书从宇观、微观和宏观三方面分别介绍一些关于现代物理学前沿发展的概况。大到宇宙的结构,其过去发展的历史和未来发展的趋势;小到组成物质的原子和亚原子结构;中间涉及极端条件(低温、高压、 壹号书单 2013年03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29 浏览
工业现代化的新前沿 《工业现代化的新前沿》,作者: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 编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38090。 随着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工业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发展领域。本书内容包括工业现代化战略分析、工业化与工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的模式与经验、科技革命与中国现代化,反映了我国工业现代化的新前沿。 壹号书单 2020年02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29 浏览
表观遗传学技术前沿 《表观遗传学技术前沿》,作者:姜怡邓,杨晓玲,张慧萍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514950。生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DNA-RNA-蛋白质”这一中心法则不能解释所有生命现象。表观遗传学是在这些例外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成的,是基于非基因序列改变所致基因表达水平变化,如DNA甲基化和染色质重塑等。表观遗传学已经部分颠覆了我们对生物结构和行为方式的理解。本书共分为七篇,主要内容涵 壹号书单 2017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33 浏览
前沿化学实验 《前沿化学实验》,作者:杨国强等 编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47047。本书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学科学学院所开课程“前沿化学实验”的参考教材。在综合现代化学研究的前沿现状和本学院各岗位教师科研工作的基础上,汇总筛选24个实验。所涉及内容涵盖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无机化学、计算化学等传统化学领域,以及生物化学、材料化学等新型交叉领域。通过24个实 壹号书单 2020年04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19 浏览
2020国际医学教育研究前沿报告 《2020国际医学教育研究前沿报告》,作者:闻德亮 主编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50092。医学教育国际化不断发展,要求越来越多的医学院校和专家学者加强对医学教育发展的认识,及时更新国际先进教育教学理念。本报告通过文献计量学和文本挖掘的最新技术,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全面梳理了2019年度的全球医学教育发展状态,追踪全球医学教育研究领域的最新发展变化; 壹号书单 2020年05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36 浏览
国际科学技术前沿报告2019 《国际科学技术前沿报告2019》,作者:张志强 主编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55820。本书从基础与交叉前沿、空间光电、信息、材料与制造、先进能源、生物、人口健康、农业、海洋、生态环境资源等主要科技领域及重大基础设施,选择纳米电子学、深空探测、量子计算、轴承钢、多能互补系统、合成生物制造、癌症新疗法、植物微生物组、海洋牧场、新生代生态环境演化、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这11个科技 壹号书单 2020年05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24 浏览
分子微生物学前沿 《分子微生物学前沿》,作者:饶贤才,胡福泉主编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378286。本书内容聚焦在细菌分类、命名和鉴定领域的新进展;微生物抗不利环境的分子基础;微生物的基因水平转移与适应性进化;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与机体的模式识别;微生物群落与宿主相互作用;细菌的免疫系统、分泌系统、毒力系统、生物钟系统、生物波系统、纳管系统、膜囊泡系统等的构成及其意义;微生物菌群 壹号书单 2013年06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31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