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

CO2矿化利用与钾长石资源开发

《CO2矿化利用与钾长石资源开发》,作者:梁斌等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506566。本书针对我国极为丰富的非水溶性钾长石资源难以利用的问题,结合磷肥、纯碱生产以及烟气脱硫等重化工行业大宗固废的处理,基于CO2矿化利用的学术思想,提出了将钾长石提钾、固废减排与CO2矿化封存多过程耦合的工艺路线,并从钾长石矿活化机理、CO2矿化工艺、钾肥制取及废渣资源化利用等多方面

能源储存与利用技术

《能源储存与利用技术》,作者:鹿鹏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488114。本书详细阐述了热能储存、机械能储存、电池储能、储氢与燃料电池以及新型储能技术的原理、应用与进展,并结合大量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全书共 6 章,第 1 章主要介绍能源和能源储存技术的基本概念、意义;第 2 章介绍热能储存技术的基本原理,重点在太阳能和工业余热上的应用;第 3 章介绍抽

新形势下中国核能安全利用的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

《新形势下中国核能安全利用的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作者:核能安全利用的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编写组编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12823。《新形势下中国核能安全利用的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学科战略研究项目,介绍了几代核反应堆的技术和发展现状,结合国际形势,分析与判断我国在世界范围核能安全利用领域的地位和影响。《新形势下中国核能安全利用的中长

东北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区域气候效应

《东北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区域气候效应》,作者:于灵雪等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17248。  《东北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区域气候效应》是中国东北土地变化丛书之一。《东北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区域气候效应》在明确中国东北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特征的基础上,系统地总结东北地区不同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局地乃至区域气候的反馈作用及其影响机制。《东北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

西部地区耕地利用绩效评价与补偿机制研究

《西部地区耕地利用绩效评价与补偿机制研究》,作者:唐建等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01742。《西部地区耕地利用绩效评价与补偿机制研究》研究西部地区耕地利用绩效与补偿机制。《西部地区耕地利用绩效评价与补偿机制研究》系统地构建研究的理论框架,总结西部地区耕地利用现状和问题,全面评价经济绩效、社会绩效和生态绩效,探究农户耕地利用行为影响因素,基于农户意愿和耕地规模等前提条件,

恢复生态学视角下土地利用优化研究

《恢复生态学视角下土地利用优化研究》,作者:李飞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16050。  《恢复生态学视角下土地利用优化研究》基于恢复生态学的基本理论,耦合全球农业生态区模型、多目标规划模型和多准则评价模型,构建了恢复生态学视角下土地利用优化的研究框架,并选择生态环境脆弱的吉林省西部地区为研究区进行了案例分析。首先,通过重建土地利用变化历史轨迹,探讨生物物理和社会

沼液农业利用理论与实践

《沼液农业利用理论与实践》,作者:伍钧,杨刚,沈飞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03203。本书针对我国西南地区主栽作物轮作模式,开展了沼液还田多年定位研究,是作者团队长期从事沼液肥料化教学及科研的成果总结。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畜禽粪便沼液基本肥料特征、相关利用途径和潜在的环境风险;此外,基于水稻-油菜的轮作模式,研究了当季沼液还田对水稻和油菜产量、品质的影响及对土壤

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

《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作者:赵文龙主编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596178。《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吸取国内相关优秀教材的精髓,并结合20余年的教学实践经验,重新架构了教材体系,以基础—资源(学习、学术、临床、管理)—利用(文献管理、分析评价、论文写作)为主线,以需求(提问)—资源(从哪儿去找)—重点资源使用(如何去找)—总结评价为副线组织各模块内容。以应

博斯腾湖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 理论·方法·实践

《博斯腾湖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 理论·方法·实践》,作者:夏军等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7030117190。本书介绍了博斯腾湖流域水资源状况与特征,提出了可持续水资源利用与管理新的理论、方法及其在博斯腾湖流域应用的具体实例等内容。

土地利用变化与施肥管理方式对黑土碳库的影响

《土地利用变化与施肥管理方式对黑土碳库的影响》,作者:韩晓增,李海波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274427。本书基于农田尺度的黑土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试验,主要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及不同施肥管理措施对土壤有机质碳、氮消长动态的影响,土壤团聚体和密度组分中有机碳、氮的分布特征及物理性保护机制;研究土壤碳排放特征及经过土壤-植物-大气系统碳截存,揭示黑土碳库的固碳容量及固碳机制以及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