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

主体功能区区划研究——基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云南省实证研究

《主体功能区区划研究——基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云南省实证研究》,作者:潘玉君等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587541。主体功能区是地理学等学科关注与研究的前沿和重大领域,主体功能区的科学区划和规划是国家和区域空间管制战略与规划的目标及重大任务。本书基于主体功能区研究的核心基础理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运用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点-轴区域开发空间理

论语言概念空间的主体概念基元及其基本呈现 : 图灵脑理论基础之一

《论语言概念空间的主体概念基元及其基本呈现 : 图灵脑理论基础之一》,作者:黄曾阳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431622。本书分两编。第一编论述主体基元概念,第二编论述人类活动的心理呈现。主体基元概念是HNC理论的核心概念体系,由作用、过程、转移、效应、关系和状态6个环节组成,简称作用效应链。主体基元概念的语言呈现可划分为两类劳动和三类精神生活,人类活动的心理呈现是其基本呈现,

主体功能区划与区域生态补偿问题研究

《主体功能区划与区域生态补偿问题研究》,作者:丁四保[等]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351623。本书揭示国家“主体功能区划”实施过程中将会遇到的体制机制矛盾,研究“区域生态补偿”的体制机制建设方案,用以克服主体功能区划实施过程中将遇到的体制机制矛盾,通过“区域生态补偿”体制机制建设方案的研究,为我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奠定理论基础、提供政策体系(方案)。

主体功能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研究

《主体功能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研究》,作者:潘玉君等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61920。主体功能区是地理学等学科关注与研究的前沿和重大领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是确定地域主体功能的重要依据。本书基于主体功能区的核心理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运用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以云南省作为研究区域,县域为基本研究单元,开展省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评价和针对不同主体功能定

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评价与辅助决策:京津冀地区

《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评价与辅助决策:京津冀地区》,作者:胡云锋等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576613。本书采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结合京津冀地区主体功能区规划目标及规划实施评价指标体系设计,采用时空格局变化的分析方法,开展了京津冀主体功能区规划不同时期国土开发、城市环境、耕地及生态保护变化特征与分阶段区域差异的分析,清晰刻画出不同功能区和不同时间段国土资源、生态环境变化规

长江上游地区自然资源环境与主体功能区划分

《长江上游地区自然资源环境与主体功能区划分》,作者:白志礼,朱莉芬,谭灵芝等编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372888。本书对长江上游流域的范围作了大尺度、中尺度和小尺度的界定,明确了长江上游流域不同层次范围的边界;系统描述了长江上游主要省区的自然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回顾了我国区划研究的历程和主要观点,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长江上游流域自然区域的划分;根据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

“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作者:王振龙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458209。本书围绕着职业教育校企深度融合和人才共育,对陕西工商职业学院“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进行了初步总结。全书既有理论思考,也有实践探索,内容分为五篇,分别是:模式探索、内涵建设、项目研究、制度建设和宣传推广。

主体功能区宏观调控机制研究: 宏观经济调控理论的空间向度

《主体功能区宏观调控机制研究: 宏观经济调控理论的空间向度》,作者:郝大江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46408。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这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与管理战略的重大创新。本书基于经济学空间维度的系统反思和创新探索,通过构建空间经济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主体功能区形成机理和演进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为我国主体功能区建设提供了基

中原经济区主体区现代城镇体系研究

《中原经济区主体区现代城镇体系研究》,作者:王发曾主编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392435。本书以国内外城镇体系发展及中原经济区建设为宏观背景,从分析中原经济区主体区河南省现代城镇体系的历史与现实入手,研究城镇体系的等级层次、规模序列、职能类型与空间布局结构,论证主要中心城市的综合发展、城镇体系功能分区与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优化等功能组织方式,并对协调运行现代城镇体系的空间